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女性怎么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16:25 新华网
  第6个国际反家暴日:爱与伤 家庭角斗加剧之忧
女性怎么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图)
  新华网广州11月25日电(记者吴俊)11月25日的“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到来,社会上关心妇女的呼声日渐高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家庭暴力中,有不少女性既是受害者,又因各种原因成为“施暴者”,记者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在该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当中,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对丈夫采取极端报复导致犯罪的案件占有极大比例。

  近年来,妇女儿童权益遭侵害的案件在广东时有发生,家庭暴力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妇女在家庭中受丈夫虐待、殴打甚至被赶出家门的事件不断增多。据广州市妇联妇女权益部统计,广州市1999年家庭暴力在婚姻家庭纠纷中所占比例为8.29%,2000年为9.77%,2001年则上升到17.5%。大多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采取了忍气吞声的态度;也有一些妇女动用了“娘家人”来教训野蛮丈夫,更有甚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丈夫然后自杀或者远走高飞。

  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就审理了一起因无法忍受“丈夫”虐待而用“毒鼠强”毒死“丈夫”的案例。今年33岁的四川女子李美惠于1993年认识周太利后,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并生有一儿一女。期间,周太利不务正业,利用偷抢得来的钱嫖赌,经常带妓女回家嫖宿,还经常打骂李美惠及两个子女。李美惠以修单车维持一家生计,为躲避周太利,她曾于2001年携女儿秘密逃至安徽,并与一安徽男子何某登记结婚,又生育一子。后安徽发洪水,李美惠只好出外打工。周太利得知后,强行将李美惠带回同居,并且还是经常打骂李及子女,甚至携刀向李美惠的父母勒索钱财并殴打其父母。李美惠对周太利的暴力行为感到愤恨,遂产生了杀死周的念头。2003年12月的一个早上,李美惠将“毒鼠强”倒进煮好的面条里,然后盛了一碗放在周太利卧室的桌子上离开。周太利醒后吃了面条后中毒死亡。

  同样发生在东莞的一起“雇凶杀夫”案更加令人揪心。今年26岁的郭其操8年前到东莞虎门打工,结识了同乡男子郭成并与其结为夫妇。谁知道,郭成性格暴戾,经常对她拳脚相加,打得她遍体鳞伤。生性胆小的郭其操忍受了几年炼狱般的夫妻生活后,与姐姐商量出了一个“雇凶杀夫”的办法。她找到同乡徐凤彬充当杀手,并许诺事成后偿付千元酬劳。2003年9月的一个晚上,郭其操姐妹俩以到虎门炮台沙滩赏月为由将郭成约出,并由藏在草丛中的徐凤彬将郭成乱棍砸死,然后3人分别潜逃至中山、四川等地继续打工。

  女性成为“施暴者”的家庭暴力案件在广东其它地方也时有发生。记者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在该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当中,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对丈夫采取极端报复导致犯罪的案件占有极大比例。这种局面首先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妇女、婚姻的保护力度不够造成的。广州市妇联主席李瑾说,这几年我国虽已修改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来防治家庭暴力,但因为这些法规大都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家庭暴力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再加上许多妇女法律知识欠缺,受到暴力侵害时,往往不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甚至就采取了玉石俱焚的极端做法。

  一位长期在广东从事妇女问题研究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不稳定家庭关系的形成成为家庭暴力的源泉。如不少“全职太太”在家庭中遭到耍大男子主义威风的丈夫的毒打之后,往往选择逆来顺受,而这样一来就更加助长了那些恶男人以拳头来说话。另外,未婚同居、重婚等情况的日益普遍,也为妇女寻找法律途径消除家庭暴力造成了障碍。

  当家庭暴力不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时候,不少妇女采取了非法途径来反抗从而将自己送上了犯罪道路,如何教会妇女举起正当的法律武器维权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让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再沦为“施暴者”,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03年11月聘请了192名妇女为特邀陪审员,成立了广州首支妇女陪审员队伍。受聘的192名陪审员属于妇联系统,来自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基本上都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长期从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经历。一年来,这支队伍参与法院审理涉及妇女儿童权益被侵害的案件,为妇女儿童的维权工作“撑腰”,尤其在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状告丈夫的官司当中寻找证据和法律依据,增强了受害者动用法律武器的信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