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09:01 南方日报 |
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全省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 基本特征:人们由追求生活数量水平向追求生活质量水平转化,追求生活数量和质量同时并存。其中,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东西两翼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步: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基本特征:人们由追求生活数量和质量并存转到以追求生活质量为主。其中,珠江三角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东西两翼和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条发展思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粤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文化大省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翻看新鲜出炉的《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简称《构想》),遥想广东未来20年乃至更长远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远景,脑海里突然跳出三个字:路线图。是的,薄薄20多页的《构想》,其实就是广东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路线图,就是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广东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要求的路线图,是践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路线图。 “新三步走”战略里关键的前两步 《构想》的灵魂或者说是其提出的依据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构想》重点是落实“新三步走”里的前两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的郑奋明、肖海鹏两位学者向记者具体介绍了“新三步走”战略提出的具体背景及其主要内容。所谓“新三步走”战略,是与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时设想的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相对而言的。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历史实践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具有惊人的预见性。2000年,我国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下一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走好第三步。对第三步如何走进行具体规划的是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党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上述论述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放在上述大背景下看,《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其实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并着重部署前两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构想》的说法就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总体上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全省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由追求生活数量水平向追求生活质量水平转化,追求生活数量和质量同时并存。其中,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东西两翼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二步,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由追求生活数量和质量并存转到以追求生活质量为主。其中,珠江三角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东西两翼和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质是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构想》预期2020年广东人均GDP的水平应可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以上,这就意味着广东的全面小康实质上就是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20年部分预期指标 城乡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30%和37% 三次产业比例将变为2∶48∶50 城镇化水平将达75%左右 拿《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与全国“新三步走”战略相对比,我们发现: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要高于全国的目标,全国全面小康的目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但广东则预期在2010年即可超过3450美元,比全国早了10年;而到了2020年,广东人均GDP预期可超过7000美元,其中珠江三角洲预期可达1.8万美元,分别是全国的2.3倍和6倍。 以上这几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划分标准:人均GDP在785美元以下者为低收入国家,785~312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3126~965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65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到2020年,我国预期达到的人均GDP的水平大体相当于目前世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高限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低限之间,而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则逼近了目前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的高限,因此,即使考虑到未来十几二十年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也将有一定的发展,广东人均GDP的水平届时也应该可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以上,这就意味着广东的全面小康实质上就是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除了人均GDP外,还有几个指标能给“广东全面小康目标实质上就是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个观点提供佐证:第一个指标是体现人民富裕程度的国际通行指标——恩格尔系数。根据《构想》的预期,2020年我省城乡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30%和37%,这意味着届时我省城乡居民生活都将步入宽裕小康的门槛,其中城镇居民生活面临从宽裕向富裕转变的临界点;第二个指标是反映产业结构状况的三次产业比例指标,按照《构想》预期,我省2020年的三次产业比例将变为2∶48∶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这一比例意味着我省届时将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跃进,这也是实现现代化的一大特征;第三个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大于70%。而按照《构想》预期,到202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将达75%左右,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力争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赋予广东的历史任务,《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首次针对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一个细化、量化的指标体系,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一个清晰可行的路线图! 指标构成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构想》指标的选取更全面、更均衡,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充分体现、全面践行了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 亮点举要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打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促进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行政效率的提高 要使广东成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行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促进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构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体现在《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表》上。这张评价指标体系表共有19个指标,而这19个指标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经济发展指标,涉及到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等6个指标;第二类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共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社会保险参保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环境综合指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8个指标;第三类是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共包括期望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5个指标。 从上述关于指标体系构成的详细介绍不难看出指标的选取,突破了以往的指标体系里以经济指标为主的格局;其次是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直接与人民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指标在全部19项指标里占了11项。而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最能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当属《构想》里的第三部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条发展思路,这十条思路分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粤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文化大省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难看出,十条发展思路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粹——“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十条发展思路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核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全新的、有革新意义的指导性意见:如提出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在“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条中提出打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促进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行政效率的提高;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条中提出要使广东成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行区,强调要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念,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促进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这些提法都是前所少见的;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条中明确提出要努力缩小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在“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这一条中提出力争把白云国际机场建成亚太地区的航空枢纽;在“加快文化大省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条中提出要培育和倡导“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等。 本报记者 邓红辉 陈韩晖 孙国英 广东人均GDP增长预期 单位:美元 (图表略,详见报) 图: 《构想》提出力争把白云国际机场建成亚太地区的航空枢纽。图为晨曦中的新白云机场。 本报记者 陈军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