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藏东劲吹“特色风” 透视昌都特色产业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10:17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为我区重要的农牧业发展区域,昌都地区在调整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过程中,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有力地促进了藏东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特色产业已成为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地处横断山脉深处的昌都三江流域却因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及其它客观原因严重制约了昌都特色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面对这些困难,昌都正在以新的对策,加快昌都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特色产业促民增收

  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昌都地委、行署出台多项措施,结合昌都实际,突出发展绿色食品业、采集业、藏医药业,努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以增加农畜产品附加值。

  创建昌都的绿色产业和品牌,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近年来昌都各级政府所追求的目标,经过几年发展,已初见成效,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发展模式上,昌都地区依托龙头企业,走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使本地特色产品走出地区,走向区内外。

  作为昌都城郊农业最发达的昌都县,紧紧依靠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切实发挥了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的作用。目前,昌都县城关镇奶牛养殖已由2002年的1100头发展到1500 余头,仅夏通村就由2002年的38头发展到现在的88头,培植了专业养殖户,基本形成了规模养殖村,2002年8月至2003年年底,城关镇奶牛加工厂总收入达43.19万元,农民直接现金收入达17.52万元。城关镇乳制品加工厂已与养殖户签订牛奶回收订单合同108份,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良性经营格局。截至目前,城关镇奶牛养殖基地已发展到了6个村,基地奶牛总数达到了172头,养殖户年牛奶收入1700-5000元不等。

  四大因素制约特色产业发展

  虽然特色经济在昌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但一些不可回避的主客观因素也极大地制约了特色产业在昌都的发展壮大。

  首先,思想观念的制约。作为昌都第一大产业的畜牧业近年来发展缓慢,这与当地传统观念有着深刻的联系。昌都,群众有个习惯,不喜欢吃羊肉,同时,只有到了秋季群众才开始宰杀牲畜,春夏时节很难买到新鲜牛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同时,由于昌都各县林下资源相对丰富,如丁青的虫草、芒康松茸等特色产品,有的群众一年采集的收入可达数万元。满足现状心态也导致群众减少了对畜牧业等其它产业的相应投入,使畜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市场流通体系相对滞后。由于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山高谷深,交通建设虽说日新月异,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昌都位于藏、川、滇、青四省区结合部,昌都镇距离每个中心城市都在1200公里以上,位置的偏僻导致流通成本加大,中介组织也无法健康发展,因此昌都很多产品名声在外却大多自产自销。

  三是规模小、产业小。由于相对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难以使昌都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就拿荞麦来说,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昌都荞麦全区闻名,许多人慕名来昌都寻购。理论种植面积可达8万亩,但从目前情况看,仅有少数群众种植,除满足自给外只有少量荞麦在市场上销售,常常有价无市。另外,左贡、芒康葡萄产业由来已久,却长期徘徊在初级发展水平上。

  四是工艺落后、缺乏深加工能力。专家鉴定,昌都牦牛肉品质在整个藏区来说都是一流的,可至今昌都没有一家牦牛深加工企业。其它如荞麦、干果类等无不如此。左贡、芒康的葡萄产业虽有优质果源但由于工艺水平落后,却始终无法与同类产品展开市场竞争,获得消费者青睐。

  昌都特色产业前途光明

  不可否认,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已严重影响了昌都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随着昌都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昌都地委、行署已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发展壮大昌都特色产业,应以四个方面为突破口,来改善昌都特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一是更新思想观念,加大牲畜夏季出栏力度。近年来,昌都地区畜牧推广站及各县每年夏季都有一定数量牦牛上市,但相对整个市场需求而言,毕竟杯水车薪,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增加牲畜夏季出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增加现金收入。同时,引导群众利用采摘林下资源获得的收益,投入到农牧业,用来扩大再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途径。

  二是全面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步伐,解决交通瓶颈制约因素。大力培植农牧民深加工大户,促进产品的就地加工开发;培育农牧区中介组织健康成长。作为西藏东大门,昌都要完全发挥出其区域优势,“靠西向东,接轨东南”,融入川渝经济带和云南旅游经济区,实现经济产业互补,把昌都特色产品推向区外,加快昌都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三是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投资,并吸引区内外有实力商家介入。在当前昌都经济自我发展、自我积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一些重大项目有必要争取国家投资,吸引区内外有实力商家介入,共同开发。如昌都牦牛深加工企业建设、藏东果品开发基地建设等事关全局的基础工程。目前,昌都玉米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完全可以进行投资进行系列开发,满足市场对粗粮食品的需求。

  四是进一步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变目前粗放经营态势,从内地引进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如荞麦,引进优良品种,大面积进行推广种植,推向全区市场;左贡、芒康葡萄产业,要扩大人工葡萄种植园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利用左贡、芒康葡萄良好的社会知名度打入市场。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昌都许多特色产品,由产品到产业这个质变毕竟还需要走相当长的路程,我们相信,经过昌都各级组织的努力,逐步有效地解决昌都特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按照“靠西向东,接轨东南”产业发展思路,藏东特色产业必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西藏日报

  作者:闫恩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