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看今年市场种明年庄稼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15:35 新华网 |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6日电 (记者王文化、李俊义) 看今年市场种明年庄稼,这种类似“刻舟求剑”的做法,是当前不少农民无奈的选择。 今年秋冬,河北农民的选择与去年正好相反:种麦热情高,种棉冷淡。因为今年粮价上扬、棉价下跌。从麦冷棉热到麦热棉冷,虽说农民看市场种地了,却是看今年市场种明年庄稼,实际上仍处在盲目状态。庄稼长成了市场却变了,农民增收的愿望往往落空,政府调控粮食、棉花这些战略性物资的计划也难落实。 冷了棉花 热了小麦 秋种以来,记者陆续走访了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邢台、邯郸6个市的农村,这是河北冬小麦主产区,也是主要产棉区。一路所见,不少农民已将棉花地改种小麦。 在深州市丁屯村的棉田里,村民丁大年夫妇正在摘棉花,他家今年种了两亩半棉花,明年不打算种了,准备种一茬西瓜再种白菜然后种玉米。旁边的郭沧州两口子则在清理棉花地准备种麦子。他们说,种一亩棉花总投入450多元,现在每公斤籽棉4元,一亩地净收入不到400元。粮食价格上来了,种一亩小麦和玉米两季今年净收益有400多元,而且种棉花太费工。冀州市农业局生产办公室副主任王素杰说:“今年冀州小麦种植23.4万亩,比上年增加近3万亩,主要是农民将棉田改种麦,预计明年棉花面积将由今年的38万亩减到35万亩左右。”在记者采访的十多个县(市),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河北省农业厅统计,今年小麦播种面积为近5年来最多的。 去年的情况恰恰相反,当时记者到这些地区采访时,绝大部分市县反映小麦播种面积减少,预留种棉花地增加,不少市县播种小麦为历史上减幅最大、面积最小。省里统计,去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减少100多万亩,今年棉花面积增加了100多万亩。一些干部认为,今年麦热棉冷,与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市场因素起作用。去年也一样,当时中央虽强调要重视粮食生产,但粮价低迷和棉价飞涨导致麦冷棉热。 今天下雨 明天打伞 麦棉“冷热症”,看起来是市场价格因素指导农民生产,但其实农民是从今年的市场价格认定了明年市场情况,好比今天下雨、明天打伞,常常事与愿违。 在威县国龙棉业门口,大宁村的张华顺开着农用车来卖棉花,到后得知,昨天下午还是按1公斤4.1元收的籽棉,现在只能卖3.9元了。他说:“去年棉花价钱高,就种了17亩棉花,可等摘了棉花,价就跌了,刚开始还4.9元1斤籽棉,现在一天一跌,甚至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本来不想卖,可明年不想种棉花了,想种麦子,急需钱来买化肥,就拉来了。”衡水市农业局综合科科长徐纪平说:“农民以前是看天气种地,这两年变了,我们总提倡农民种地要跟着市场走,这算见效了,但还不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因为农民是看今年的黄历安排明年的日程,市场情况在不停变化,明年很可能出现与今年完全相反的市场价格。” 在冀州市西沙村,一位姓李的农妇在她的两亩半棉花地边说:“家里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想尽办法从地里多挣点钱,看什么价高就种什么,种过辣椒种过白菜,去年看棉花价涨就种棉花,可还是没赶上,这不粮食涨价了,打算再收完这点棉桃就赶着种麦子。”衡水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兰中说:“农民赶不上市场,实现不了农民的增收目标,也实现不了政府的调控计划,像去年种粮时一再宣传要重视粮食生产,今年种棉时不断提醒农民不要盲目扩大棉花面积,但就是影响不了农民的种植意愿。” 治“冷热症” 亟需良方 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冷热症”年年发作,不少农民和基层干部感到无奈,他们希望能在信息指导和订单农业方面得到更多支持。 在广平县大庙村农田里,一位姓邵的村民把棉花地收拾干净,雇拖拉机犁地,准备种麦子。他说:“现在籽棉卖不上价钱,到外地去卖又不方便,怕是要砸在手上了,明年不想种棉花,可也不知道明年粮食价格会怎样。”深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双纵说:“现在种麦种棉时省里也下指导性计划,但不可能落实下去,因为政府不能给农民下指令性的种植计划,去年虽说重视粮食生产,可除了能在电视台发布一些信息,对农民进行宣传以外,也没有什么有效办法,缺乏较科学权威的市场预测能力,很难指导农民生产。”今年种棉时,河北省出台的指导性计划是800万亩,但实际上达到了1000万亩,有干部说,虽知道计划可能落实不了,但这么发布至少可以表明省里的态度吧。 近年来,可以有效减低农民种植盲目性的订单农业开始兴起,但记者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晋州市农业局反映,今年种麦,廊坊一家粮食加工企业要与他们签订优质小麦供货订单,局里反复权衡还是没敢接,因为农业局难以保证一家一户生产的农民是不是能种出来符合订单要求的麦子。保定市委农工部介绍,去年这个市落实农产品订单面积81万多亩,其中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45万亩,仅占当年粮食播种面积的1.2%。他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着力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转变政府职能;用有效的法律手段规范订单;建立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加大涉农龙头企业扶持和建设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