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专访:身边人谈牛玉儒 走近一个真实的官儿(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18:40 新华网 | ||||||||||||||
>访谈实录回放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最近几天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都对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今天我们请来了牛玉儒同志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李理和《内蒙古日报》的首席记者刘少华来跟网友交流,谈谈“牛玉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官儿?”欢迎二位来到新华网访谈室。 [李理]:各位网友好。 [刘少华]:各位网友,下午好。 牛玉儒有蒙古族人特有的豪爽性格 [主持人]:很多网友从《新闻联播》的报道中了解到,牛玉儒曾经为吸引投资一口气喝下了一斤白酒。人们印象中,蒙古族人坦诚、热情、爱喝酒。你们二位同牛书记一块喝过酒吗? [刘少华]:我是《内蒙古日报》的记者,跟他认识十七八年,跟他喝过酒。 [主持人]: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刘少华]:他有一定的酒量,蒙古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喝酒也是生活方式当中的一个特色。牛书记在整个生活当中,喝酒还是比较适度的。当他高兴的时候,遇到好朋友在一起聚会,他有时候相对的放开一些。 [刘少华]:起码我没看过。他喝一斤白酒是在招商引资当中,为了把项目和工程拿过来,所以他就把这个酒喝了。有人说是一斤,可能量说的大了,六七两差不多,但这是极个别现象。他的为人,之所以得到人们的敬仰和热爱,更多方面还在于他对人的坦诚、热情和激情以及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不仅仅是喝酒,但是他自己喝酒还是比较适量的。 [李理]:应该说他还是有一点酒量的,但是喝一斤白酒,在我印象里次数不多。 [主持人]:他平时喝酒吗? [李理]:在家里他是滴酒不沾的,只是有应酬接待客人或者朋友相聚高兴的时候喝一点儿。每次喝酒他控制的比较好,也就喝三四两、四五两的样子。但是他喝酒有一个习惯,在座的每个人他都会敬到,而且他非常爽快,喝酒时候的动作和表情都很爽快。所以给大家很多感染,他喝酒也能体现出他为人的激情、真诚,让所有在座的都感受的非常强烈。在接待客人时,有他在的时候,气氛非常热烈,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一般在他的调动下,来的客人都喝多,喝多了之后,第二天还要跟他喝,觉得喝得痛快。 抗击SARS期间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 [主持人]:网友“水之湄”问:作为书记的秘书,李理能不能介绍一下书记每个工作日的大致日程? [李理]:我们在呼市时,工作还是比较紧张的,因为他是市委书记,又是一把手,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一般早晨8点钟准时到办公室,我们那里是8点半上班,但他一般8点就到办公室。到办公室以后,主要处理一些文件。8点半正式上班的时候就开始见客人,包括来投资的一些客人,包括自治区的同志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还有就是听取一些汇报,有很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中午在办公室休息,下午2点半开始上班,把下午需要处理的一些事情处理完,基本上又开始接待,听一些汇报,做一些指示,看一些他想知道的东西。日常工作可能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在转。下班的时候,他的车是离开办公楼最晚的一个。在呼市的493天时间里,他将近有200天是在外边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的时候就更紧张,因为他是市委书记,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他离开呼市不可能时间太长,一般是四五天。所以他把出去需要做的事情都排一下,攒起来,比如三四件,出去一下子都给办完。 [主持人]:SARS疫情在呼市蔓延时,他是不是就住在办公室? [李理]:SARS3月份在呼市出现,他是4月10日上任,上任第三天,卫生局向他汇报,SARS疫情出现,当时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没有想到SARS发展那么快。最初时,每天以两位数向上增长。到最高峰时,呼市有100多例SARS病例,当时列在全国的第四位,仅次于广州、北京、太原。形势特别严峻,人心惶惶。16日时,他决定住在办公室。我记得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下午买一些方便面、咸菜、矿泉水放在办公室准备一下,我说你是不是要住在办公室?他说是。一住就住了40天。那40天是非常时期,所以非常紧张。那时候可能大家不愿意跟人见面,但是他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任何防护措施都不带,到社区、到学校、到农村,跟老百姓面对面的见面,也不带任何随行人员,就带着我和司机,车停在那儿,他就下去跟老百姓见面,就跟老百姓聊,疫情监控以及老百姓心态等等,那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李理]:白天进行这些调研,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到医院一线去慰问,表示对大家支持。每天晚上7点钟定时召开疫情分析会,一般开到深夜十一、二点才能结束,因为当时情况非常紧张,大家压力都很大。散会以后,他和我们一起上网,查阅全国各地,特别是广州、北京、太原一些新的做法,我们能够参考的、能够在呼市实施的尽量在呼市用起来。我们上网下载材料,早上5点多钟就起来了,6点多钟就看这些材料批出去,一般7点多钟就发下去,8点钟大家上班就看到了,白天就按照这些措施落实。那40天应该说他是日以继夜地工作,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往往有时候还需要安眠药帮助睡眠。有一次他专门跟我讲,最近睡不着觉。我说:“安眠药不行?”他说:“不行,吃两片都不管用。”所以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这40天整整瘦了6斤。 牛玉儒热爱生活 喜欢唱《草原恋》 [主持人]:一位网友问:牛书记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和爱好是什么? [李理]:其实他有很多爱好,他家里有一个小院,自己设计了两个小花池。我说:“你设计两个小花池是准备种花?”他说:“我不准备种花,就种点丝瓜和葫芦,我喜欢那种果实累累的样子。”比如春节的春联,他自己去买。我们说我们去给你买,他说你们不知道我要什么样子的,他自己去买那种特别传统的,类似“爆竹一声辞旧岁”等。春节的时候,他会自己上街去买一个红灯笼,亲自挂在自己的院子里,他生活当中很有情趣。 [刘少华]:他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美。这里的美包括激情的美、情感的美,生活当中追求质量的美。 [李理]:因为他是市委书记,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讲工作的时候,他说:“我是一个比较浪漫的人。”他形容城市建设时说:“我们的城市要像一幅图画,绚丽多彩。我们的城市还应该像一首优美的旋律,有抑扬顿挫。” [刘少华]:“鲜花插在高炉旁,钢铁也温柔”,他说这其实也是追求一种美,有温情。他是一个很真实、很真情而又很真切的一个人。他为什么得到了领导、朋友,特别是老百姓,对他上下一致的认可,可能就在这儿,很真实。 [主持人]:我们在采访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说,牛玉儒对自己的着装、仪表非常注重。 [刘少华]:他对生活讲究的是境界和品位。我们这个时代也不是吃糠咽菜的年代,现在经济发展了,作为呼市的市委书记或者包头市的市长,他穿得讲究点,一是个人对服装的要求。二,我觉得也是工作的需要。三,他经常接触各方面的客人,领导、外商以及企业界的,在这种场合是一种需求。他在生活上讲究干净,很细,他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衣服、皮鞋,他自己整理得干干净净。因为他考虑个人的形象和风度不止代表他个人,他代表一个城市的领导者。所以他把收拾得干净点、利落点,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一个人的看法,不仅是衣服得好不好,而是看你给老百姓或者给社会做的事情,最后的质量到底好不好。他不仅穿得挺漂亮,实际上他恰恰把这些事做得非常好,所以老百姓认可他。 [刘少华]:有的时候他穿着西服到社区去慰问,甚至在一些拆迁地,有些农民不愿意拆,又是土又是泥得进去,最后一拖鞋就坐在炕上,他去做说服工作。他很有意思的说:“大嫂,能给我口水喝吗?”一个市委书记跟村民说喝口水,人家就笑了。然后跟你谈拆迁为了什么,拆迁的目的是为了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好,也为了让包头市发展的更好。他说我保证给你们补贴到位,而且建农村新村,家家是二层楼,也让农民过得好。 [李理]:他对品牌不讲究,主要是讲究整洁,体现一种精神风貌,同时是对客人尊重。我记得在呼市时,我们接待波兰来的客人,是夏天,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去了。我们先到的,同时参加接待的一些部门干部穿着体恤,他非常生气,他说:“一会儿波兰来的客人肯定都是西装,打着领带,人家不热吗?主人穿成这么随便,这是很正式的外事场合。所有穿体恤衫的都在后排坐,而且握手的时候,你们在后面就不要上来了。” [刘少华]:实际上他生活中很俭朴,吃饭、招待客人或者谈判洽谈,那是按照标准走的。他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人,他生活当中吃的饭菜经常是黄瓜蘸酱、小葱拌豆腐、炒土豆丝。他吃得非常清淡。 [李理]:在生活上,他要求不是很高。 [刘少华]:有一件羊毛衫胳膊肘那个地方坏了,他觉得穿着挺漂亮,也挺喜欢,他说胳膊肘坏了,我穿西服也看不出来。 [李理]:他说穿得时间长了,有感情了,穿着也舒服。 [主持人]:有网友看到照片说,牛玉儒书记家里的电视机很大,二位能不能介绍一下牛书记家里的情况? [李理]:客厅里的电视是背投,但是他很少用,基本上都在餐厅里看电视,那个电视是25寸的。 [刘少华]:有人说他的电视很大,现在3000块钱能买很大的电视。 [李理]:那个电视是搬新家的时候买的,现在的房子是2001年他到自治区当副主席以后,新给他分的房子,装修很简单。我记得那个沙发还是牛书记和我买的,我看上一套外国的,但是他嫌太贵。后来他自己看上了一套,是北京产的,好象是天坛牌的。他说你看咱们自己做的沙发又便宜、又结实、又耐用,最后2000多块钱买了一套。我们出差,我们住标准间,他跟我们住的是一样的房间,就在街边小店吃饭。他到了北京总去顺一福饺子馆吃,那又便宜又好吃。 [刘少华]:他出去招商引资,没钱才招商引资,他说回来睡一晚就可以了,有床就行了。他说有那钱还不如干点别的。他住的很简单,但是谈判很有艺术,客人一来打他手机,在楼下茶吧、咖啡厅,又谈生意谈项目,别人还觉得他有人情味。所以一般谈判的成功率非常高。今天中午我跟牛玉儒书记的夫人吃饭时说,他在包头市当市长,在包头临时给他分了一套房子,有一次自己洗完衣服,拿着一个空塑料桶下去,因为那个楼道里没别人,边下楼梯,手转着塑料桶,还唱着歌。这个时候,包头报社的一个领导跟他住在一个单元,一看市长边走边摇,他就不敢下去。结果牛市长一抬头看到他,打了个手势。那个总编说从这点就能看到他有一颗童心,那么热情的人,那么欢乐的人,那么充满童心的人,说走就走了,所以非常遗憾。 跟牛玉儒工作就是一个字“累”但是累的很愉快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作为领导身边的秘书,牛书记对你有什么样的要求? [李理]:牛书记对身边工作人员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因为牛书记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他的司机吃饭赶不上机关食堂的点,就得自己出去吃饭。牛书记从自己的工资里每个月拿出200元钱给他,也不让我们知道。最近他才跟我说。我家不在呼和浩特,一般在长假或者春节的时候,他就提前跟我说你的假期怎么安排,说你回家看一看吧,看看老父亲、老母亲。我父亲抽烟,他时候还给我拿两条烟让我带过去。但是在工作上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 [李理]:我刚一跟他的时候,他就跟我约法三章。第一,尊重其他领导同志和周围的群众。他当时解释说,你作为一把手的秘书,如果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飞扬跋扈、狐假虎威,在这方面一定要做到对所有同志尊重,包括群众。第二,不能打他的旗号办私事,也不能代替他收礼品和礼金。第三,多学习、少应酬。他跟我讲,我这个应酬是工作,是没有办法,但是你跟我不一样,有些场合你可以不参加,尽量挤出时间来,因为白天跟着他忙忙活活,没有时间学习,他说你晚上多抽出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刘少华]:牛书记一走,从内蒙自治区这个角度,从上到下,特别是老百姓,这种反响,这些年我几乎没有见过。人们对牛书记的逝世,发自内心的一种遗憾,很惋惜,人们的泪水和那种悲伤是近些年来罕见的。出租汽车司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些出租汽车司机对社会的感知、认知相对来说,发言的机会很多,有的同志对这个社会批评的话不少。但是呼市二三百辆出租车司机,自发的为一个市委书记吊唁、送行,甚至在牛书记病的时候,还要为他捐款治病,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考虑的,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他的热爱。另外,我们在采访过程当中,在骨灰安放仪式进行的时候,一位医学界的老教授也在送他,生离死别这种场面我见得多了,但是这样一种场面,人们对他的赞美,我没见过。这好象不是为他送别,是对伟大生命的一种礼赞。这些话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品位。牛书记走的时候,灵车通过了内蒙政府,车过来的时候,人民警察早早就敬礼,清洁工把自己负责的地段扫得干干净净。一位老干部看着远远的灵车说了一句话:“人活一生,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牛玉儒不简单。” [刘少华]:他走了,大家非常惋惜。我跟他交往十七八年,他为什么跟我非常好?不是说我官大,一,他挺关心我。二,我俩性格比较相象。另外,对草原、对民族有那样一种执着的感情,他很关心我,我也很敬佩他。他对秘书也好,或者对记者也好,对工作要求很严。像我是记者,我想写他,他还不让我写。他对个人的宣传是非常低调的,但是他对干工作标准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对有些标准不是说一般的达到,而是跳起来要达到。临走的前夕,他说了一句话:“呼和浩特的发展应该用冲刺的姿态来占领制高点。”他的发言充满激情,可是他已经是身患癌症,不久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留给大家的是美好。讲得那么真情、那么投入,当他讲完以后,同志们站起来长时间的鼓掌,甚至流下眼泪。他给别人以美好,但是把困难都留给自己。另外,他自己在名利、金钱方面非常低调。正因为是这样,组织信任他,同志拥护他,百姓拥戴他。他现在走了,大家非常非常惋惜。好多人都说,牛玉儒是累死的。他一天的工作强度,有时候像这些年轻人都跟不上。 [李理]:跟他工作就是一个字,累。但是很愉快。因为跟他工作有一个感觉,只要跟着他干,他面前没有困难,不管什么困难,什么千难险阻在他面前好象都是一马平川。跟着他看感觉能成就一番事业,能干出一番大事来,觉得跟他累也觉得很充实。 [刘少华]:累中有乐,乐在其中。大事做得大气磅礴,小事春风化雨,细致入微,更显得他有人格魅力。那么大的书记或者是市长,一般车都是专车,谁下班了或者有什么急事,他就会说上我的车吧。有一次我们在内蒙大化肥厂有一个改造会,他看我和另外两位记者站在那儿,他说是不是没车?上我的车。我说我们有面包车。虽然没坐车,但是看他的举动,觉得他有爱民之心,对同志有春天般的温暖。正因为这样,他走了,人们更觉得遗憾。反过来说,牛玉儒这样的好干部,出在内蒙古,出在呼和浩特和包头,是草原的骄傲,是蒙古民族的骄傲,是共产党的骄傲,也是祖国大家庭的骄傲。像胡锦涛总书记评价的,“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 牛书记的激情和亲民情怀最可贵 [主持人]:网友“枉评天下”问 :你认为牛玉儒书记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他为什么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 [李理]:我们去大连,在大连呆了一天,下午就飞到上海,到了上海以后,直接跟客商谈判,一直谈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又跟上海复兴实业洽谈,洽谈完以后直接到杭州,到杭州时正好是很大的雾,车跑得很慢,进杭州城已经是下午6点钟,因为他第二天早晨要去开会,他说今天晚上一定要看,到那儿6点钟,冒着雨把所有的项目都参观完,吃饭时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吃完饭以后,跟企业的老总们一起商量事情,又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是5点钟的航班,我们4点钟就起床了,就睡了两个小时。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太平常了。 [李理]:另外比较可贵的就是他亲民、爱民的那种情怀,他时刻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他的工作做得非常细,包括他在自治区政府的时候,他有一个特点,要求很严,所有的工作不能在家里谈,工作就到办公室,哪怕是晚上需要谈,约个时间就在办公室谈,但是不允许到家里去谈,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家里的时候,他还要接待上访的人员,如果是上访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一般是早晨在门口等,他一出来,大家就围上去反映问题。这个时候他很耐心的听大家讲。他多次跟我们讲,对待群众都要热情,都要真诚的接待。“这些人来了就很不容易,他敲开我的家门的时候,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我记得有一次他发现路边的一个井盖没有了,他当时让我打电话给承建部门领导,那个领导说一个井盖不算什么?他当时就批评说:“如果是一个下学的学生下学时看不清楚,掉下去了,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你从这个角度上看待工作,你就不会这样想,你就会把所有的工作做得很细。” [李理]:他在视察承建建设时发现,在一条路上,他发现盲道中间立了一个电线杆。他把负责的领导叫来,说:“你们铺盲道是好心,可你们这就是害人,你们引导着盲人去撞电线杆。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情没有大小事之分,一根电线杆也是。”有一天在中午下班时,他走到一个街道发现堵车堵得很厉害,他下车去看,一看堵车的地方在铺设电缆,刚刚施工挖开马路,他当时也很恼火,他让我给部门领导打电话,我打了以后,他自己拿过电话就开始批评,说:“你们下班时间,工程又没有多大,几十米的电缆,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为什么不晚上干?也不需要精密仪器。为什么下班干?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不方便,连行人都走不了。”我说你把施工单位的领导叫来,我去问不在,我给打的电话。他当时不解气,把电话拿过去给施工单位领导教训了一顿,说:“你们能不能干?不能干,以后就不要干了。”他说你站在那儿看着,一直到他们添上为止,结果我在那儿站了半个小时。 [刘少华]:我们搞城市建设是给老百姓造福,不是填堵,不是添乱。 [李理]:有一次他跟我们的领导说:“你最近去过公园没有?”那位领导说好几年没去。牛书记说:“我去过一次,老百姓休闲的场所不多,能休闲得起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公园公园就是大家的花园。”有一次我记得他自己跑到公园里去,他在公园门口给承建部门的领导打电话,把他们叫来以后正好下雨,他们几个人堵在一棵柳树下边避雨,就谈公园免费开放,还绿于民。不能因为一块钱而把老百姓挡在公园门外。后来公园就不收费了。园林部门的人就提出来,这个有补贴。他说:“这件事要看长远,财政上补贴我来解决,虽然增加一些财政负担,但是老百姓享受到很大的利益。”从免费开放公园这个事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一个住在满都海公园附近的老人,公园门票5分钱的时候,他没进过,涨到2毛钱时,他也没进过,现在涨到1块钱了,他也没进过。他听说公园不收费以后,他专门去了一趟。有一次牛书记自己一个人悄悄地去公园的时候,但是他一进公园的大门,就被老百姓认出来了,大家都围上来了,开始鼓掌。 呼市很漂亮 不是形象工程,那是造福工程,老百姓心服口服 [jeepp]:我在包头生活过,而且也切身的感受到了。“包头越建越象深圳,呼市越建越象丰镇”对于城市的建设,这个市的父母官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李理]:这位网友大概很多年没有回呼市了,至少是今年没回过。 [刘少华]:现在呼市很漂亮,建议你看看夜景,华灯灿烂,那不是形象工程,那是造福工程,老百姓心服口服。 [李理]:我建议你明年七八月份回去看一趟。现在的东河广场、如意广场都很漂亮,我夏天带着家里人去的时候堵车,广场上人山人海,全是老百姓在那儿,而且大家都是打着车去那儿。老百姓在那儿休闲、娱乐,打球、看水幕电影、散步。 [刘少华]:那里已经是夜生活的一道景观,这是牛书记整个工作的一个创意。牛书记除了工作上、生活上的激情,对事业的追求以外,他对生活的热爱,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情怀,有人情味,有爱心。他母亲在他7岁的时候去世,他对他母亲非常怀念,正因为这样,他对既当爸爸又当妈妈的老父亲非常孝敬,虽然不能常回通辽,但是他非常牵挂父亲。他说过一句话:“人是要讲孝顺的,讲回报的。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怎么能对生活、对社会、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包括对朋友讲忠诚。所以不管当多大的官,办多大的事,父母的恩德不能忘,老百姓的恩情不能忘,否则就是忘本。”他是在一个贫寒的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他始终没有忘记是人民把他养育大,是党把他培育大,所以他回报社会、回报组织的自觉性很高。 [刘少华]:他始终认为,老百姓是衣食父母。说他勤政为民,这一点是他思想感情的基础。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衡量和要求,不仅是激情,不仅有爱心,也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热情。因为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讲求执政能力,在决策上、党性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上,到处能显出他过硬的本领和实际工作上的指挥艺术和能力。他不光有善心,还有责任心,而且要把事情办好,办得高水平,既对党和组织负责任,也要对老百姓负责任。呼市是他工作业绩一个新的高潮,包头体现他工作价值的一个亮点。现在城市的变化,经济的增速,总量的增大,尤其是群众的口碑,是他在这两个城市当中,工作业绩、执政能力、改革思路最好的一种公正的、客观的诠释和评价。现在党给牛玉儒同志这么高的评价,我们现在呼吁有更多的牛玉儒式的好干部,我们就是要提高执政能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做到了,所以老百姓就拥护他。 [刘少华]:他有很强的党性,能够充分发挥整体班子和几大班子的作用,协调各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同志们各司其职。在工作整个发展当中,在市委工作的基础上,有这么一个平台发展。他提出既要继往,又要开来。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虽然有矛盾,但是只要能发展经济,所以在发展过程当中解决前进中的,比如下岗问题、失业问题、保险问题等。由于他有超前的意识和决策艺术,还有用人之道,他的形象是一个完美的形象,遗憾的是他走了。 做一把手秘书的“好处”和“顾虑” [ict]:请问李理:作为这样一位领导的秘书,你觉得最大的“好处”和“顾虑”分别是什么?谢谢。 [李理]:牛书记这个人比较随和,很平易近人,而且待人宽容,不是很容易发脾气的人,但是他发脾气是对事不对人,该表扬的就表扬,该批评的就批评,表扬的时候也是激情澎湃的表扬。他从来不针对某个个人,说你这次做错了,下次干好了我不表扬。但是他很少发火,他发现有些同志,你如果不努力,在那消极怠工或者思路思想有问题,他会批评你。特别是损害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他会发火。但是一般的工作,你很努力,可能在思路上或者其他方面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这个时候他不会发火,他会帮你。他的特点是很少批评人,把你叫到办公室,跟你聊,你就在那儿介绍情况,在介绍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开始引导你,说你能不能考虑从哪个方面再加强一下,以商量的语气给你启示。很多领导跟他谈完以后很高兴,他原来干的和想法受到了肯定,而且又给他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所以大家非常高兴。包括对我们身边工作人员都是这样,一般的小错误他不会批评你,但会跟你讲,你这件事情这样处理也可以,但是如果这样处理是不是会效果更好。他不是说你这件事做错了,骂你一顿怎么样。 [鹤再天]:请问李理:牛书记曾在自治区政府任副主席,分管外经贸工作,那时也忙吗? [李理]:他这个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很敬业的,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都是很忙。储波书记说在他人生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他是一往无前的,激情满怀。他是自加压力,负重前进的一个人,从来不给自己留余地,不给自己留后路。他制定的这些目标都是通过12分努力才能达到的,10分都不行。包括在包头市当市长的时候这样,在他当自治区副主席的时候,他分管外经贸工作,那个时候自治区的外经贸对外开放水平不是很高。他考察了12个盟市的外经贸工作之后,回来就提出了3个2奋斗目标,这个目标跟发达省区来讲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内蒙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在当时是非常重的一个任务,就是大家都不敢相信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引进外资和引进内资都是当年要翻一番的任务,压力都非常大。 [李理]:当时提出来的时候,储波书记包括其他一些领导都不太相信,说一年怎么能完成这么大的任务。他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分析,基本上把12个盟市每一个外贸出口企业全部走到,每一个地区都要分析到,甚至有些重点旗县都去考察,分析他们有哪些优势,从哪些地方入手,怎么抓这些事情,把外经贸工作搞上去。他提出以后,储书记就说,如果你们外经贸战线完成了,我们给你们外经贸战线奖励200万。他当时不相信我们能完成这个目标,结果没想到了年底完成了,有些指标还是超额完成。储书记也兑现了承诺,把200万奖励给了外经贸,这在当时也是很轰动的一件事情。 牛书记的车从不闯红灯 [主持人]:在牛书记在当领导时,有人给他送礼吗?有的话,他是如何处理的? [李理]:牛书记是比较有特点的,他在用人上都讲,他用人的标准就三个,第一,要干净。干净的意思就是你要廉洁奉公。第二,要能干事。第三,要能干好事。他对别人这样要求,他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在他当副主席的时候,在他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他对我们就讲过这 [刘少华]:他说我是市委书记,我的车更要遵守交通规则。 [李理]:他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事很多,汇报工作的也很多,从那儿出来以后,大概就十分钟时间,他又是很准时的人,就是你十分钟必须赶到。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很为难,司机就悄悄问我,闯不闯红灯。他在后面听见就说:“了不要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但还得快。”其实司机也很为难,但他也习惯了,就找一些比较好走的小路,车少,又没有红绿灯。 遗憾:对老百姓“三个翻番”的承诺没有最后完成 [主持人]:对牛书记的去世,很多网友非常惋惜,对这么优秀的干部宣传的少了,在他生前就应该宣传,对于网友的这种想法,你们二位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刘少华]:牛书记对自己要求很严,标准很高,对自己的宣传非常低调。我有几次想宣传和报道一下他的工作和业绩,他都婉言谢绝。他来呼市的这一段工作,他说:“三年之后你再写也不迟,甚至我带着你转转,我不出什么标题,你自己找感觉。”他就是少说多干。这些年确实是高强度、快节奏。精力过分透支,可以说他是累死了。所以他的走,大家都很惋惜。但是整体工作,对包头、呼市都有宣传,从那里也能折射出对牛玉儒同志的一些宣传,但是刻意的去写牛玉儒如何如何,在我印象当中没有。 [李理]:他这个人干工作是在为老百姓做事,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为官一任的时候,经常讲,我们工作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一个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这通过什么?通过经济建设,通过经济发展。另外一个,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能够提高,让老百姓能够住得舒服,住得更好一些,这通过什么?通过城市环境建设,使他居住的环境发生变化。所以他干工作,干的所有这些事情是实实在在的想为老百姓干一些事情,不是为了宣传个人,也不是为了创造一些标志性工程,也不是想要干一些带有新闻性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这些想法。我觉得他走的太早了,确实非常惋惜。我记得他刚刚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他给老百姓承诺:“到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和全市人民一道办成三件事,一是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多。二是把我们这个城市建设的更美丽、更有魅力,使它真正成为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有跨越式的发展。”遗憾的是他这个承诺没有最后完成。 [刘少华]:他不让宣传他,但是他把为民、爱民这种真情和他自己的实际、业绩写在在呼市和包头的实际工作当中,这就是形象的歌颂牛玉儒的文章。现在网友说像这样的干部宣传的不多,其实过去也宣传一些优秀模范,我也可以理解网友朋友们的心情,认为他健在的时候,有更多的舆论对他们的赞美或者支持,不是说走了我们才来宣传。从宣传的角度上,对战斗在各条战线上很有作为的人,我们一直在宣传。对牛玉儒同志的宣传,这也是党对他这样出色的、勤政为民的典范的一种歌颂和认可。同时网友们提出这样的想法,更说明牛玉儒的伟大和可贵,也反映了大家对他的走由衷的一种惋惜和呼唤。 [刘少华]:今天我们在新华网接受你们采访,能感受到全国的网友对牛玉儒书记的厚爱、关心和赞美,我们也很感动,也很自豪。所以我们觉得这也是牛玉儒书记的光荣,草原的光荣。我们作为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和交往多年的朋友,也感到格外的自豪和光荣,也谢谢全国的朋友和网友同志。 [主持人]:谢谢两位今天到新华网参与我们的访谈节目,谢谢网友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李理]:感谢新华网,感谢各位网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