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舒乙:老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7日10:14 南方都市报

  《老舍文学创作生涯展览》今日起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舒乙深情回忆父亲老舍

  舒乙:老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05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大师,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与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于11月27日至12月5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举办《老舍文学创作生涯展览》。本次展览以编年体的形式,通过“苦难摇篮中的骄子”、“从文牛到写家”、“为民族解放而呼喊”、“人民的艺术家”四个部分,用65块展板、200多幅图片来详细介绍老舍先生的文学创作生涯,同时还将展出老舍先生的手稿、文物20件、著作版本160种,老舍先生收藏的齐白石、傅抱石、林凤眠等人的字画6幅。此前,该展览在澳门展出,引起热烈反响。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出席了本次展览的开幕式,并在广州大学进行题为《我的生活:文章与绘画》的演讲。展览前,本报记者采访了舒乙先生。

  老舍著作的出版

  现在成上升趋势

  舒乙说,现在文学界对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的评价发生了一些变化,老舍是一个评价还在上升的作家,所以世界各地纪念他的活动特别多。如今,他的著作出版成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在现代作家中是不多的。有的作家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忘却了,但老舍先生的书,现在比生前出版得要好,国外还在大量翻译他的作品,而且掀起了“老舍热”。舒乙认为,老舍在生时就是现代作家中作品被翻译最多的,其中翻译最多的是《猫城记》、《骆驼祥子》,《猫城记》在前苏联是畅销书。

  此前,老舍早年在英国的居住所被挂上“英国遗产”的牌子,这是英国七百多块文化遗产牌中第一次出现中文。舒乙说:“老舍文学生涯的开端是在英国,他在那儿完成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以及小说《二马》的一部分。”

  舒乙介绍,在英国时,老舍已经开始思考民族精神等问题,他在伦敦创作的长篇小说《二马》,描述的是上世纪因为贫穷落后而在世界上到处遭受白眼的中国人,是想用文字来激励自己的同胞要自强,要挺起腰杆做人,他写过一句话:“中国还没有一个惊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探险家——甚至连在万国运动会下场的人材都没有,你想想,人家怎么能看得起咱们。”

  老舍用形象表达

  而不是主题先行

  舒乙回忆:“老舍先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作家。写作是他的职业,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我们家以前是四合院,晚上看到他房间里的灯光就会让我产生一种崇敬之情。他在灯下写作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印象太深了!”

  针对现在有些年轻作家写作很快,尤其使用电脑以后下笔洋洋万言的现象,舒乙说:“老舍先生的创作是非常严谨的,每天只能写一两千字,我写过一篇名为《慢慢地写》的文章回忆他。除了字斟句酌外,甚至连每个标点符号,他都不肯马虎,人家说他是高产作家,一生能写出800万字的作品,是因为他的勤奋。虽然他常说自己只是‘写家’而不是什么‘作家’,但他对待自己的心血看得很重,有时编辑改了他的稿件,他会特别生气,他的每一个逗号,每一个句号,每一个顿号,都是想了很久的。”

  舒乙说,在生活中,父亲十分好客,有很多朋友,特别是对贫苦人民,他能与他们友好相处,没有一点距离感。像一些送奶工、送煤工,每次他们来了,老舍一句话就与他们沟通了。这些都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使我们对下层人民都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他的作品中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自己就是来自社会底层,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怀着深深的爱。而这种爱的表达,是用形象来表达的,而不是主题先行。”

  家庭的耳濡目染

  对舒乙影响深远

  舒乙说,父亲对他影响很深,主要是身教。舒乙原来的专业是理科,“文革”结束后,因为写老舍传记的缘故,才开始创作,如今已出版了10多本书,包括传记、回忆录、文学论文、散文等,主要是散文,最近有新作《大爱无边》出版。他主张,散文要写真事,抒发真情,并当场举了《致吾师》一文,阐释自己的散文观。

  而舒乙较少为人知的是绘画才能。画风颇为独特,画中典型的意境是“一湾碧水,一片黄叶,一抹惆怅,一腔呆情。”尽管母亲胡絜青就是师从齐白石的画家,舒乙却说自己在技法上与母亲是不同的路数,但他承认家庭的熏陶对他的绘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老舍先生虽然一笔都不会画,但他的鉴赏力极佳,常对着一张字画品头论足,我从中学习了艺术的道理。”边说边取出画册,以《窗前小草依旧绿》等画作为例证:“我能画画要得益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画画的人要有一双特殊的眼睛,这双眼睛能从平凡中发现生活情趣,这种情趣先感动了自己,经过长期思考后选出一个奇特的角度来表现。”

  近年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已经成为现代文学馆的活广告,举办各种讲座、收集作家手稿等活动引起各界的关注。今年已经70岁的舒乙因为年龄关系卸任,对此,舒乙不作深谈,只是说:“现代文学馆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事。”

  本报记者 李怀宇

  图:

  舒乙本报记者 杨勤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