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工再造滇池之“肾” 首块人工湿地建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7日11:08 春城晚报
人工再造滇池之“肾”首块人工湿地建成(组图)
人工再造滇池之“肾”首块人工湿地建成(组图)
  11月21日,滇池湖滨带第一块占地20亩的人工湿地——大清河入湖河口复合人工湿地建成,试运行阶段已可日处理城市污水2000立方米,最大日处理水量3000立方米,经近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城市污水经过用水泥和植物共同环绕的湿地系统内缓慢流淌5天后,流入滇池时已呈半透明状,污水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及悬浮物去除率分别为49.8%、62.9%和48.6%,净化明显,令培植湿地植物的专家欣慰。

  滇池湿地所剩无几

  根据世界各国建立湖泊人工湿地的经验,湿地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取决于面积的大小,就滇池而言,需湿地29.2-58.4平方公里。由于多年来对湖滨带的破坏,滇池湿地已所剩无几:天然沼泽仅88亩,湖滩地仅576亩,水生植物地仅3011亩。由于天然湿地非常稀少,恢复滇池湿地系统只能靠人工再造。

  几年前,昆明市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就滇池湿地建设和湖滨带湿地恢复进行专项调查发现,在高程为1887.5米滇池的湖滨区域内,有水田2.9万亩,旱地1.8万亩,渔塘1.8万亩,水生作物0.3万亩,滩地576亩,沼泽88亩,涉及官渡、西山、呈贡县的16个乡(镇)265个村1.4万户农户。如何规划、建设、保护这一区域,对滇池保护治理具有直接的重大现实意义。

  立法保证湿地恢复

  环保专家估计,滇池需建人工湿地3万亩左右才能真正发挥保护、净化作用。但建滇池人工湿地面临很多问题。

  2002年新修订的《滇池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滇池水体的保护范围和湖滨带,并明确了湖滨带部分实行退田还湖,用于恢复自然湿地系统。至今年8月,昆明市已两次召开“滇池污染治理工作会”,明确提出“建设滇池湖滨带生态修复系统,逐步恢复湿地,改善沿岸生态环境,是保护和治理好滇池的治本之策,是当前必须抓紧实施的一项急迫任务。

  目前,滇池湿地恢复准备正在进行,待《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方案确定,滇池湖滨带将恢复、建设近46平方公里湿地,成为昆明的“肾脏”。

  链 接 天然湿地 自然之肾

  从生态学角度看,天然湿地是大自然的“肾”,对维持湖岸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湖泊水体至关重要。滇池湖滨带是滇池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保护和净化水体的过渡带,还是抑制蓝藻、维系滇池环湖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还担负着调节径流、蓄洪滞洪、固定湖岸,满足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的“使命”,还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连 芳 文/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