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五年建成花园式现代化工业新城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7日12:15 南京报业网 |
【南京日报报道】编者按过去的5年,是我市克服各种困难、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5年;是城市面貌大变化、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是全市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5年;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5年,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今后5年,是我市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关键时期。各区县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直接关系着南京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在新一轮世界性的产业转移、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面前,南京各区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该怎样实现新的跨越? 以昨天开幕的雨花台区党代会为标志,11个区县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循着区县实现新跨越的主线,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聚焦区县党代会前后五年看执政》专栏,逐一解读11个区县前5年的变化和后5年的亮点。 昨天上午,中共雨花台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雨花会堂隆重开幕。受中共雨花台区第八届委员会的委托,王建华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花园式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工作报告。 执政5年看变化: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 1999年到2004年的5年,是雨花台区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变化一】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5年翻两番以上;三产产业结构从1999年的8∶71∶21调整为3∶55∶42。以雨花开发区为代表的大工业基地正在形成,以宁南商贸区和赛虹桥市场群为代表的商业中心快速崛起,以大石湖生态休闲园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农业基地加快发展。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高。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130亿元,年均增长21%;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6%提高到67%。 【变化二】城乡面貌:5年建成66公里城市道路和71公里交通道路,新建及改造城市道路面积是1999年以前的4.5倍。全区人口城市化率从1999年的58.6%提高到76%。高新技术产业区、高级现代商务区、高尚住宅区、高水平文教区、高绿化覆盖区的现代化新城区形象正在形成。 【变化三】人民生活水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居全市郊县首位,预计2004年可达到6950元。教育布局调整成效显著,所有小学迈入省市级实验小学行列,所有初级中学进入省级示范初中行列。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创业中心孵化面积跃居全市首位。省市级文明村镇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全市率先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组组通”。5年新增就业岗位1.4万个,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从130元提高到240元,农民低保标准从90元提高到140元。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民健康促进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人均筹资额和人均财政投入全市领先。在全省率先开办公立外来工子弟学校,率先实行独生子女家庭“五网优助”,提前一年半办结“八件实事”。 未来5年看亮点:充满经济活力的现代工业区、人居环境优良的绿色城区、富有文化特色的文明新区 在昨天召开的党代会上,建成“花园式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成为雨花台区今后5年工作的目标,并具体为3个层面的亮点。 【亮点一】充满经济活力的现代工业区。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09年达到80亿元,实现5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09年超过40亿元,实现5年翻两番,所有街道年纳税超亿元。 【举措】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经济运行高效化,发展要素高度集聚,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亮点二】人居环境优良的绿色城区。全区人口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到2009年达到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到2009年分别突破2万元和1万元;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09年分别达到30%和54%。 【举措】全面完善功能配套的城市发展支撑体系;综合运用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管理城市;建立比较完善的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生态环境园林化;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苏南先进地区水平,实现居民生活品质化。 【亮点三】富有文化特色的文明新区。文化品位高、文化气息浓、文化底蕴厚,具有一流居民素质、一流人文环境、一流服务水平、一流社会风气的文明城区。 【举措】以增强区域文化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利用雨花文化资源,培育具有雨花特色的新型企业文化、现代建筑文化、都市农业文化、现代服务业文化、观光旅游文化和娱乐美食文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文明素质的显著提升。南京日报记者 张小川 通讯员 陈明太 (编辑 晓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