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下乡实绩要由农民评价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10:01 光明日报 |
记者 耿建扩、蔺玉堂 本报石家庄11月27日电河北省衡水市以满足农民需求为第一要务,不断创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变“三下乡”为“三扎根”,下乡实绩要由农民评价。 衡水市健全了市、县两级“三下乡”工作办事机构,明确了为农服务的工作职能,实现了定编、定人、定经费、定任务,改变了过去“临时机构、长期任务”的局面。该市大力推行“下乡反馈卡”制度,把农民群众的反映评价与下乡人员工作实绩乃至个人的职称、评优、晋级等挂起钩来,在下乡人员中牢固树立“帮民、富民、不扰民”的意识,全市科技人员“我要下乡”的风气越来越浓。 他们还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特长、联系方式等内容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农村广播、宣传牌等形式向群众公开,让农民群众自由选择。故城县针对本地农村最需要解决的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农产品加工等问题,列出了六大类、120多个“科技菜单”,供群众选择。 针对农民群众“点播”频繁的普遍问题,衡水市集中开展了“百场文艺演出到村头、千人免费义诊到炕头、万人科技服务到地头”宣传服务活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的思想、实际问题。此外,组织了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各种应急服务小分队51个,开辟了“农机服务招手停”等服务专车200余辆,常年活跃在农村。 衡水市连续多年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三扎根”工程,通过集中办班、现场授课、示范引导、基地带动、“一帮一”等方法,为农村培养了各种不走的骨干人才50余万人,建成了一批农村基础阵地设施。采取政府支持、各界资助、村户自建等方式,在全市建设了100个宣传文化示范村,培养了1万个文化中心户。 他们还依托市内最大的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成立了全市乡村医师联谊会,经常性地举办乡村医生进修、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对老弱病残农村弱势群体,特别建立了卫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义诊、义治。目前,全市114个乡镇全部建成了卫生院,80%以上的村建起了不同形式的农村卫生室,初步实现了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