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生存状态探访:半数以上亏损 困顿中挣扎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10:08 新华网 |
省总工会将加快对现有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和改革的步伐 26日,记者报道了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近期将搬离市中心的消息后,立即引起各方关注。在追忆文化宫辉煌岁月的同时,人们更多地关心起文化宫的整体命运。这个盛极一时的主流文化阵地如今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呢? 目击现状: 全省半数以上文化宫亏损 稍稍上点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在那个激情燃烧、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里,被人们誉为“学校和乐园”的文化宫曾是多么的人潮汹涌、令人神往。今天,探寻文化宫的足迹,却发现这个昔日盛极一时的文化阵地、精神乐园如今已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据调查,我省工会系统现有地方文化宫154个,其中市级9个、区县一级145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省地方文化宫属自收自支的有85个,属差额补贴的有58个。有11个区县文化宫只有一个牌子,是无场地、无资金、无人员的“三无”文化宫。按2002年财务统计,全省文化宫有78家出现经营性亏损,18家经营收支持平,58家略有赢利。 探究根源: 竞争激烈无力更新设施 文化宫缘何没落?省总工会有关人士分析,由于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娱乐形式的多样化都使文化宫的设施和功能与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不相适应更加显现,导致其地位和作用在逐渐退化。我省多数地方文化宫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新建起来的,长期以来,由于重视不够和经费投入少,场地已年久失修,其设施、器材也是普遍残旧,上不了档次,吸引力大大减退,致使文化宫门可罗雀、人气不旺,高收入的不想来、低收入的来不了。 导致文化宫冷落的背后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位在工会系统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透露,长期以来文化宫一直被定位为城镇公共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各级文化宫都免费对外开放,承担很多公益性服务项目。但“断奶”后必须自负赢亏的文化宫面对这些不赚钱甚至要赔钱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就很难再“爱”了。以成都文化宫为例,目前场地内多半项目都采取合作经营的办法,但除体育馆每年能有20万左右的利润外,其余项目赢利不大。“因为设施老旧、改造投入成本过高,虽然身处城市黄金地带,但我们却是抱着金饭碗却还要饿饭。”文化宫主任吴立福颇为无奈。 应对策略: 重点扶持创建新型文化宫 文化宫经营困难的状况已引起省总工会重视。日前,省总工会向全省下发的《四川省县(市、区)工会工作规范(试行)》中对包括文化宫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详细规定。根据规范,我省将加快对现有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和改革步伐。对一些地理位置不理想、既无社会效益、又无经济效益、不能有效发挥功能作用的文化宫,可由县市区总工会申报,通过出售、转让、土地置换等多种手段,盘活资产。真正扶持起一批有竞争力,能为市民所喜爱的新型文化宫。(来源: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