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久不衰的《海军陆战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21:29 军事博览报

  美国各大军种都有自己的招牌刊物,但海军陆战队与众不同的是,它的招牌刊物是由陆战队员自己创办的,而且内容都是紧紧围绕陆战队相关的人和事。通过这份杂志,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气息。

  1917年,美国的几个海军陆战队员在弗吉尼亚州服役时,非常想自己办一份刊物。这份刊物要能够反映自己部队的历史,内容要符合海军陆战队员的口味。当年11月17日,在美国陆海军基督教青年会的帮助下,几个人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办了他们的第一份报纸。最初只有四页,而且是单面印刷,命名为《Leatherneck》(中文名称《海军陆战队》)。

  Leatherneck在英文中可不是海军陆战队的正式称谓,这是个俚语,原意是皮制领圈的意思。因为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初,每人都要带一个皮制领圈,皮制领圈成了海军陆战队的特色标识,队员也就把自己戏称作Leatherneck。至于说皮制领圈有什么作用就难以考证了,一种说法是用来保护颈部,还有一种说法是用来使队员的头保持高昂、正直。不管怎么说,皮制领圈是最能反映海军陆战队特色的了。

  到了1920年,《海军陆战队》已经办得相当成功,官兵广为订阅。可惜的是,创刊人这时要调走,如果报纸要继续办下去,军方就必须介入。这时正值约翰少将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他非常重视提高部队的教育水平,海军陆战队学院就是由他创办的。约翰也很想办一份海军陆战队自己的报纸,很自然就把《海军陆战队》归到海军陆战队学院的门下。

  1925年,《海军陆战队》由报纸改办为杂志。直到那时,它的发行量依然不大。因为它当时是在海军陆战队内部发行,而二战前,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规模还比不上纽约的警察。因此,在大萧条时期,《海军陆战队》的发行量能够达到17000份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不过,那时的《海军陆战队》在专业图表、照片方面已经相当突出,经常被其他报刊引用。

  1941年11月7日,日本的“零”式战机把战火引向夏威夷,美国海军陆战队以惊人的速度扩充,《海军陆战队》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当时军队招募了大量的战地记者,大多数人原来都是民间报刊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其中许多人被分到了《海军陆战队》,当时的工作人员达100多人。为了给奔忙在太平洋海岛间的陆战队员鼓舞士气,《海军陆战队》还专门出版了海外版去掉了广告,发行量多达22.5万份。二战期间,杂志社还把上万份免费的《海军陆战队》赠送到前线。

  繁忙的战事使得海军陆战队机关很难顾得上杂志事务,为了使指挥官不因办杂志分心,1943年,军方决定给杂志社更多的自主权。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海军陆战队员学会,受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领导。成立学会的惟一目的是保证杂志的办刊方向,那就是要符合陆战队员的口味。

  战后,随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陆续回国和大量官兵的裁减,《海军陆战队》的发行量也随之降了下来。杂志社的规模迅速缩减,许多军人返回他们战前的新闻媒体工作。到了1972年,杂志社所占的军营被改做他用,《海军陆战队》又回到了它的创始地弗吉尼亚州。4年后,海军陆战队学会与海军陆战队协会合并,杂志社也随之转归地方。

  《海军陆战队》虽然转给了地方经营,但杂志都是由现役或退役的陆战队员供稿,内容自然也就不改本色。杂志办刊的宗旨是“办海军陆战队员自己的杂志”。当然,这并不是说其针对的读者群是陆战队内部。陆战队预备役人员、队员家人、像中学生那样潜在的队员都是杂志内容编排所考虑的对象。在这里,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也没有什么空洞的理论探讨。有的是鲜活的战争经历,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事情。

  由于《海军陆战队》内容大都由队员自己撰写,都是讲述战场的亲身经历。对于新兵来说,通过这份杂志能够很快掌握许多战场经验。在《读者问答》专栏中,读者可以通过杂志提问所有与陆战队员相关的问题,诸如如何保持衣领白净,为什么战士要称“厕所”为“Head”等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都会得到杂志社认真的答复;在《心声》专栏中,陆战队员可以向杂志自由表达心声,或通过杂志寻求帮助。杂志讲陆战队员自己的话并不是让大家乱说,杂志要求的是真人真事。

  如今《海军陆战队》发行量近10万份,虽然杂志版面与创刊之初相比变化很大,但杂志的宗旨始终未变:办海军陆战队员自己的杂志,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

  作者:刘铁林 张振兴

  (来源:国防知识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