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苏13市长展开“猎头”大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23:41 人民网-江南时报

  记者 王琦 通讯员 东萱

  “南京每年多吸引两万大学生就业创业取代擦鞋擦背的传统三产服务人员,南京的人口压力就会变为人力资源。”这是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在昨日召开的2004东南大学产学研市长高层论坛上深有感触的一席话。在论坛上,来自全省13个市的书记市长们及专家学者在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话题焦点集中到吸引人才方面。

  多引进大学生就是提高城市竞争力

  南京市市长蒋宏坤是首位在论坛上发言的市领导。在他的发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人才”。“南京高校林立,全市在校大学生总数达到39.3万人,每年有8万学子毕业,但真正在宁就业创业的并不多,倒是周边一些城市涌进的传统三产服务人员不少,就是俗称的擦鞋擦背的。我想,要是南京每年多引进2万大学生,南京的人才素质肯定会上升,打造南京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的科教研发基地和软件业名城就有了保障。”蒋宏坤深情地表达出求贤惜才的渴望。

  常州市副市长周亚瑜也对人才是第一资源这句话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常州通过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创办高校分校等方式,为常州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如常州创办了东南大学金坛学院、北郊中学成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等。在论坛上,周副市长还提前向包括东大在内的省内各高校发出了“求贤令”,欢迎广大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常州创业发展。

  与苏南几市相比,人才难求是位于苏中的扬州市有关领导的真实体验,在论坛上,扬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荣平干脆开出了人才需求菜单,扬州市当前在科技领域中关键人才、高层人才、领军人才、核心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新时期制约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扬州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包括土木建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电气工程、管理工程等十几个专业。扬州还提出了解决人才难题的设想,通过“柔性引进”、“智力流动”的办法,缓解人才供需矛盾,并希望相关高校围绕扬州的六大支柱产业进行合作办学。如双休日工程师、业余兼职、项目咨询、企业顾问、学术交流、人才租赁、技术指导等,缓解扬州高级人才供求矛盾。

  在人才需求方面,专家也作出了权威预测。东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李廉水教授就对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走势进行了预测,中国的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制造业就业人数尽管受到体制改革的影响,但就业人数在今后几年将会有较大增长。2003年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为8373.62万,今年将达到8451.04万,而明年将突破8500万,达到8502.39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将在2006年到2007年达到高峰。

  泰州市副市长王振南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科研院所都普遍存在一个人才问题。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往往是人才济济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过剩,而企业却急需大量人才,特别是急需一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开发人才。因此,泰州的企业在用人方面应该不拘一格、创新思路,比如说,能否建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灵活机制,“攻玉借他山”,加快形成泰州人才高地。

  吸才大户高薪挖才让市长咋舌

  江苏省2005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26万,按理说本不应该出现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各市市长都在感叹人才难求。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南京市市长蒋宏坤一语道破天机。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到外省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观摩,发现企业的不少职工都是来自江苏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一问才得知,这家企业一年就从江苏引进了上千名大学生,其中70%是本科生,30%是研究生,仅新上岗的本科生的年薪就达到5万元,而这家企业老总还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在这家企业增加的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就占到70%。

  蒋宏坤感慨地认为,尽管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但待遇留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体现出对知识人才的尊重。南京由于是省会城市,人才资源得天独厚让南京尝到了甜头,新时期南京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财富积累的突破、加快富裕城乡百姓,一要靠科技的进步,二要靠人才素质的提高。南京应该鼓励冒尖、鼓励致富、鼓励创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落实激励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泰州市副市长王振南的想法,他表示,泰州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要创造和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通过代培、送培等方式,加快企业人员培训。泰州一家集团以聘金50万、年薪20万、赠股120万等方式聘请高级人才就是典型一例。苏州市近几年一直将合作培养作为解决人才难题的一个办法。

  据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介绍,苏州近年来已经规划和建设了独墅湖高教区和石湖职业技术教育园区,成为苏州新世纪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论坛上,朱永新还向东南大学等高校发出了支援呼吁,希望有高校对苏州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徐州市副市长段雄在论坛上提出了人才预测机制的观点,让不少与会人士感到耳目一新。他指出,对那些拔尖人才应该打破常规,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法则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最主要的是用健全的机制来用好人,建立人才预测机制,实行用人规划,切实落实好人才奖励政策,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实施重奖。

  大学校长最怕没有学生实践基地

  就在众多市长对如何吸引人才议论纷纷之时,高校界人士则对学生实践基地缺乏表示了担忧。“扩招之后,我不怕教室不够,也不怕教学电脑数量不足,最怕学生没有实习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大校长顾冠群的观点让人意想不到。顾冠群以他的实习经历举例,学生的实习对于一个学生成为国家栋梁有着特殊的培养意义,而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光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学校和企业不能成为两

  个割裂的孤岛,而是应该相互携手,达到共赢。”顾冠群对企业和高校的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诠释。他还表示,现在的高校不能仅仅顾着培养大师级人才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更重要的职责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进入企业走入实际。

  顾冠群的观点随即得到了各市领导的响应。新任无锡市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无锡作为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脆弱的城市,对人才资源看得很重。过去,无锡依靠高校支持培养了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在更要依靠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他建议,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也要成为东大学生的实习基地,校市之间共同培养人才。无锡市还建成注册资本1.6亿元的创业投资公司,欢迎广大的学子到无锡实践创业。

  《江南时报》 (2004年11月28日 第七版)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