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关注可持续发展“瓶颈”(呼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2:1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顾介铸 “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使该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实力、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高速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带来哪些问题?其可持续性如何?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原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虞孝感,近期在江苏泰州举行的一学术讲坛上强调这一话题。 虞孝感多年来致力于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曾受江苏省政府邀请参与了江苏沿江开发规划的编制。他说,展开中国地图,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是中国经济的脊梁,而长三角则是脊梁的中坚。2002年,这一地区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5%的GDP、22%的财政收入、28.4%的出口总额。长三角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窗口和前沿。 虞孝感认为,正因如此,长三角经济结构和发展态势的协调和可持续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特别是2000年以后重工业化的发展态势,对各种生产要素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土地、水资源、能源、原材料等表现出众多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吸引外资总量较大,但外资产业层次不高、水平较低,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二是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对国际资本、原材料甚至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严重影响到行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经济高速增长和重工业化趋势,加重了能源和交通的紧张,反过来,会影响到投资和生产;四是土地利用的不经济;五是生态环境等问题。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该引起各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虞孝感结合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与思考,提出了如下应对之策——— 一要切实进行长三角整体和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把发挥比较优势放在首位。各地既要发展优势产业,又要注重产业链建设和产业集群布局,还要避免恶性竞争,创造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条件。 二要加强自主产权的创新研发,提高产业层次。要提高长三角外资引入的门槛,同时在合作中提高中资企业的研发和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市场开发和竞争能力。 三要整顿和调整开发区。集中力量办好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对引资有力、产出效益好的开发区要鼓励发展,撤销合并土地利用率低、产出效益低下的开发区,尤其不能遍地开花搞开发区。 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增加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特别是交通、能源、土地和水资源保障体系等投资环境的硬件建设和更新,以及人才培养教育和管理等软件条件的配备。 《华东新闻》 (2004年11月29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