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韩国七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8:03 人民网

  2004年11月1日至7日,我有幸作为北京市大学生访问团的一员参加了中韩大学生植树交流活动,在韩国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星期。这项北京、汉城两市大学生以“植树绿化、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互访活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这短短7天的行程中,美丽的韩国、真挚的友情,成为我心中永不磨灭的回忆。

  汉字·汉风

  11月1日下午,当我们乘坐的韩亚航空公司波音747飞机平稳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时,窗外细雨濛濛,同行的一位同学说雨天到达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刚才还在空中时,有同学戏称我们马上就要变成“文盲”了——一个韩国字都不认识,还不真回到那个只能“看图说话”的幼儿时代?

  可是,当我们一行80多人走进机场大厅时,却是满眼的亲切。所有标识都由韩语、英语、汉语三种文字版本组成。本来做好了思想准备:看不懂韩语,用英文总能对付一阵吧。这下可好,有了中文,索性就专盯汉字,再懒得理那些英文字母了。像仁川机场这样每年吞吐将近3000万旅客的国际化交通枢纽使用英文理所当然,可是汉字的大规模出现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把随团翻译——北大韩语系的肖老师拉到一边,迫不及待地向他求证:难道是因为中韩这些年政经关系的火热,韩国开始大规模使用汉语了?

  不过,得到的回答却并不是“拍脑袋、想当然”那么简单。原来,古代韩语使用的是汉字,只不过发音与汉语不同。由于韩语发音与汉语是不同的语系,因此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只有少数贵族能请的起语言老师。十五世纪,李朝的世宗国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与不少学者一起始创了今天的朝鲜文字“训民正音”。这套拼音文字简单易学,大大减少了民众中的文盲数量,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后面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果然印证了肖老师的回答。第三天上午,我们去汉城近郊的韩国民俗村参观。在古代民居中,我们发现只要有字出现的地方无一例外的都是汉字,没有一点韩文的影子。在民居门口贴了不少对联,像什么“金童报薪来,玉女捧水至”。每看到一处,大伙就抢着大声读出来,一个人读上联,一个人接下联,好像真是回到了小时候,刚过完大年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挨家挨户、肆无忌惮的品评对联。看着身旁与我们一块参观的韩国大学生志愿者,我想,每个人的心底一定涌动着一种孩子般的洋洋得意:对这些汉字意思的理解,你们还比不上我们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客人吧。

  事实上,这个星期全程陪伴我们的韩方志愿者大部分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有不少人不止一次来过中国。如果说“韩流”在中国还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活、娱乐领域,“汉风”则变成实实在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工作竞争力渗入到韩国政治、经济中的方方面面,深深地植入韩国年轻人的头脑中。现在,中国在韩国是热门话题,汉语课程在大、中学校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这次负责接待我们的韩中青少年中心未来林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是从汉城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名校的报名者中选拔出来的,要经过书面申请、笔试、面试三道关,录取比例差不多七选一到十选一,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不少韩国青年人都把中国选为事业起飞的地方,在清华东门附近的五道口,留学的韩国学生已经构成了颇具规模的群落。

  韩国爸爸·韩国妈妈

  韩方安排了一项特别的活动:中国大学生一到两人一组到普通汉城市民家中度过一夜。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深入了解韩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再只是通过参观访问了解到的韩国社会的冰山一角了。

  我和另一位清华同学查杉分在一组,在酒店大厅里排队等着“认领”。来接我们的是一位叫金承佑的小姐,她刚刚大学毕业,现在韩亚航空公司工作。刚才还在担心民宿的语言问题:即使可以用英语,两边都用非母语交流,总觉得不痛快。幸运的是,承佑汉语说得非常好,她曾经来过三次中国,还作为交换生在黑龙江大学学习生活过一年,看外表,听说话,根本就是一个中国女孩儿!

  终于能坐地铁了!汉城地图上那个五颜六色、错综复杂的地铁网络不能不让你产生遐想。有些换乘站(就像北京的复兴门)汇集了三四条地铁线路,对应在车站中就是地下三四层,各种内部连接通道相当复杂,仿佛走进了一个立体迷宫。不要说我们初到汉城第一次乘坐地铁了,就是承佑接我们回家,都在一个比较大的换乘车站里弄错了一个出口,多走了好长一段路。

  我们第二天返回酒店的时候,正好赶上上班时间,总算在汹涌的人流中切身体会到了汉城的节奏。我曾经被清华选为交换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过一学期。香港地铁中上班族的脚步匆匆我已经领教过了,汉城的步速似乎更快——反正是在香港训练了半年的我总是不断被身边其他人超过,不一会儿就被甩在了人流的末尾。

  承佑家里有四口人:爸爸是汉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现在一家公司工作;妈妈是中学美术老师;还有一个哥哥在大田一所艺术大学读书。因为韩国男生都要服两年兵役,所以妹妹承佑反而赶在哥哥前面毕业。我们到这天哥哥正好上学在外,我们就睡在哥哥的卧室里。承佑家是那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家中的藏书和古典音乐CD摆满了几个大大的柜子。

  爸爸晚上还要加班,那就我们几个先吃吧。摆了一桌饭,看来妈妈准备了好一阵子。饭桌上可畅谈开了:原来这一家都是中国迷。妈妈正在学汉语,但是现在只会说简单的几句,承佑就是翻译了。爸爸妈妈经常一起出国旅游,到的最多的就是中国,什么北京上海,江南水乡,巴蜀之地,还真去过不少地方。妈妈让我们给她再推荐几个必到的中国景点,我们当仁不让,桂林、黄山、西藏的说了一大堆。一下子听了这么多,妈妈连连点头,说以后要一个一个走遍。不过,现在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敦煌了。敦煌,我们居然漏掉了!赶快把脑子中关于敦煌的记忆一股脑的说出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

  别看承佑刚毕业,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不但到过中国内地和台湾省,还在去年暑假时和朋友一起在欧洲旅行了几个月,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都走了一个遍。行走的“盘缠”是整整一年打工的辛苦所得。承佑用自己的双手拓展行走疆域的这份潇洒让我和查杉特别羡慕。

  妈妈比我们吃得快,收拾好自己的碗筷就回卧室去了。我们几个接着聊,不一会儿,妈妈两手拿着好多东西出来了,要一件件的给我们看。有一本是爸爸翻译的英文书:今年夏天爸爸妈妈去吴哥窟旅行,玩得兴致正酣,正好有一本很有名的介绍柬埔寨风光的英文书,爸爸就画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它译成了韩文。书稿中有很多妈妈的照片,笑得格外灿烂。承佑打断了妈妈自豪的介绍,笑着说,这本书估计出版不了了,关键是里边的模特不漂亮。妈妈瞪了承佑一眼,又笑眯眯地给我们听CD。听之前,妈妈说将要放的是她最喜欢的一首中文歌,还要考考我们歌名。CD中传出了舒缓低沉的女声。“无间道!”我和查杉一起喊了出来。这首歌就是《无间道》中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好歌哪里都有知音啊!妈妈还说她最喜欢电影中的梁朝伟了。

  那天晚上,妈妈开着自己家的现代轿车把我们送到了汉城繁华的“大学路”,我们3个一起去泡吧。酒吧中,我们谁也听不懂电声乐队的摇滚,不过大家又说又笑过得真是惬意!

  我们出去玩之前,爸爸正好加完班回来,简单地打了声招呼。我们回来时,爸爸还在电脑前面认真地工作。爸爸已经快五十岁了,还是这么努力地工作。难怪韩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几十美元跃居上万美元,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汉江奇迹”。

  堵车·拆路

  刚下飞机就堵车!我们从仁川机场前往汉城大概是晚上六点多种,正好赶上了下班的滚滚车流。天已经全黑了,雨点拍在车窗上,朦胧一片,只是一排排汽车红色的尾灯格外耀眼。从机场到汉城的这条公路应该是高速吧,可是现在车开开停停,一顿一顿的,总是跑不起来。用手擦去车窗内壁的哈气,仔细往外面看,发现这条六车道的路已经挤满了汽车,再看车标,居然是一水儿的“现代”!还有一种从没见过的车标,问了韩国朋友才知道原来是“三星”(没想到“三星”还做轿车和卡车)。跑在路上的车这两个牌子估计占到了90%。以前听说韩国人支持本国工业,这回算是见到最直接的例证了。

  堵车是堵车,“大城市病”没有办法,可是汉城的堵法跟北京还有不同。要是赶急事,在北京坐出租车或许会节省些时间,有人说是中国人“脑子灵”,知道见缝插针,大家堵到一起,只要是旁边的车道车还没上来,就先挤个地儿吧。不过,我们在汉城这几天却没见到斜插车道的情况,不管怎么堵,大家照样笔直走。类似的情况在汉城国立大学也看到了。汉城大学依山而建,地势起伏,校车是师生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我们傍晚到达时正是学校下课时间,在校车站点上等待的同学已经排成了一百多米的长队,而不是大家都挤在一起。道理很简单,排队的效率最高,个体破坏规则固然能为自己带来高效,但是却以牺牲他人和集体的效率为代价。这也是汉城给我们上的一课吧。

  更令人惊讶的是,车堵得这么厉害,汉城居然还在拆除一条交通主干道!这就是清溪川复原工程,工程共投资3800亿韩元(约30亿人民币),是韩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环境整治项目,占汉城财政总支出的4%左右,将影响到22万人,17万辆车。

  汉城的清溪川是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城市河流。上世纪中叶,清溪川被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垃圾浸染,成了一条臭水河。从1958年开始,政府用了20年的时间治理清溪川,最终填平河道修起了一条双层高架公路。这条公路成为汉城的交通要道,直到去年还在使用。本届政府决定拆除现有的高架桥,重现清溪川古河道的风景。清溪川将作为汉城绿化带的中轴,带动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政府的这项工程得到了绝大多数汉城市民的支持,更亲近自然、更加人性化的美好环境最终打败了拥挤喧嚣的道路。当然,新的交通干线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双层公路的一修一拆,的确反映出了时代和民心的变迁。

  清溪川恢复工程从2003年8月动工,如今已经完成大半,明年秋天再来汉城,看到的就是一条风景优美、碧水潺潺的河道了。

  多彩的汉城·清澈的汉江

  秋天是汉城最美丽的季节吧。我们到达的第三天雨过天晴,整个汉城洗得一尘不染,远处的天空和眼前的汉江都蓝得透亮。我们的大巴在沿江公路上快乐的奔驰。街道两边的绿化显然是经过了精心设计,树木种植成两到三排。火红的枫树、金黄的银杏、翠绿的松柏,还有不少叫不出名字也很难用语言描述颜色的树,乔木灌木错落有致,真是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立体画卷。汉江之于汉城,就像黄浦江之于上海,维多利亚港之于香港,塞纳河之于巴黎,是整座城市活力的源泉。每当我们的车开到跨江大桥上时,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那湛蓝色的静静流淌的江水。汉江的水面很宽,水量丰富,江水却十分清澈,古老的河流没有受到人们的侵染,敞开怀抱迎接现代文明。

  我们参观了汉城市政厅,在宣传馆里,我们惊讶的发现,市政府的环境预算位列各项开支之首,占总预算的16.6%(教育预算单列)。市政厅外面的大草坪也有一段故事:以前,市政府前面是交通要道,如今改建成了绿色草坪,每天有上万名市民在这里休憩。宣传馆的官员介绍说,现在的城市建设不再以考虑车辆便利为先,而是以市民优美的居住环境为先。

  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的朴东均博士说,“汉城市民要求春夏秋都能看到花,汉城的景象正是市民想要的绿化。”原来韩国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也曾饱受污染之苦,在30年前,大家一心追求物质的享受,想的是如何赚钱。申办1988年奥运会唤起了韩国人的环境意识,人民希望把汉城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从那时起,人们开始捐钱,自发地保护环境。虽然汉城当时没有明确提出“绿色奥运”的概念,但环境整治的成就有目共睹,使汉城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国际化大都市。

  我们活动的高潮是6日上午在汉城市中心建设“韩中友谊林”。原本政府计划在城东区圣水洞这块地区筹建办公大楼,后来在市民的呼吁下,政府放弃了开发计划,决定在这里建设“汉城市民之林”。这个上午大家干劲特足,挥汗如雨,栽完一棵又一棵,和汉城市各界人士一起种下了90株圣诞树、1500棵迎春花。这片树林将成为汉城“中央公园”的一部分,为韩国朋友带来绿荫和快乐。

  在未来林建设活动欢送晚宴致辞中,我代表北京大学生这样说道:“假如五十年后我们垂垂老矣时能够重游汉城,在枝繁叶茂的“未来林”中,我们可以从容的俯下身去给年幼的小孙女讲一个故事:一个绿色的故事,一个青年的故事,一个友谊的故事。这个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