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变能力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9:17 贵州日报 |
金黔在线讯对入世的中国来说,2005年1月1日可以算个标志。从这一天起,中国将进入“入世后过渡期”。所谓“入世后过渡期”,按商务部专家的说法是指:从2005年1月1日直至中国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的这段时期。在此之前,我国一些主要的敏感领域仍处于过渡期内。由于过渡期的屏蔽作用,国内相关产业获得了宝贵的适应期和调整期,外来竞争尚难对我国主要产业造成大的影响,真正的冲击还没有到来。 入世两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对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近两年来,我省的外贸工作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3全年进出口总额达98477万美元,是1996年以来增速最高的年份,今年1—9月我省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出口总额已实现110234万美元,同比增长72.64%,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国有企业稳步发展,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已成为我省出口增长的新动力。 2005年以后,WTO对中国主要产业允诺的三年过渡期将陆续到期,中国主要产业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将依次兑现,市场将按照承诺对国外次第开放。按照承诺,2005年,我国的关税总水平降低至10.1%,其中工业品平均关税下降到9.3%,农产品下降到15.6%;所有非关税措施都将取消;银行、保险、证券、分销等重要服务部门所享受的过渡期也将逐步结束。对内,原有的一些管理手段正逐步放开或取消,部分敏感产业将直面进口产品和服务的竞争,相关产业受到的影响将会逐渐加深;诸如农业基础脆弱,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一般加工生产能力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就业压力大、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国内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也将日渐凸显;对外,在白热化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由于中国强劲的出口势头等因素引发的其他WTO成员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中国将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国外除越来越多地利用“反倾销、反补贴及特殊保障措施”外,还频繁使用质量、技术、卫生、环保标准等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出口设限,加上世界纺织品贸易格局在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将发生的巨变等因素,势必使我国未来的贸易环境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和可变性。在后过渡期内,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设将面临国内产业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摩擦加剧三大焦点问题的考验,承受严峻的挑战。 当前,面临如此严峻形势,国内企业却普遍缺乏抵御进口产品冲击的能力,关键性和敏感性行业缺乏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有效手段,政府部门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对滞后,在新形势下宏观调控和应变能力亟待加强。如何做好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商务部的WTO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各级政府部门和产业界应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一是树立长期应对的指导思想,增强各级政府、行业和企业应对后过渡期的紧迫感;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实施后过渡期的应对方案;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四是积极推动WTO新一轮谈判,充分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五是充分利用WTO允许的合法手段,保护我国产业免受进口冲击。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后过渡期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制造业调整和优化重组,提高发展水平;三是完善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四是加快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公用事业的管理体制改革。 现在,过渡期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我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后过渡期可能遇到的冲击和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强化应变意识,提高应变能力,在冲击面前力争掌握主动。 作者:黄建春 但鸿燕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