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枣庄市面临煤城突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9:34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11月29日电题:煤城突围

  新华社记者邓卫华

  60多年前,在抗日救国的危难关头,一群挖煤工人以开办炭厂为掩护,组建了抗战史上威名远扬的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队员扒火车、搞机枪、夜袭日伪洋行,为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60多年后,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省枣庄市,煤矿工人的后代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战役:煤城突围。在这场没有炮火与硝烟的战役里,人们欣喜地看到,铁道游击队精神在这里传承、延伸……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因为煤炭,这里修建了铁道;因为煤炭,日军把这里作为重要的补给据点;也因为煤炭,这里诞生了铁道游击队和他们的传奇;还是因为煤炭——因为煤炭资源逐步走向衰竭,今天的枣庄正经历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阵痛与欣喜。

  1998年,随着枣庄矿务局5个骨干大矿枯竭后相继破产、鲁化等一批骨干企业接连亏损,枣庄经济跌入低谷。现任枣庄市委书记、时任市长的马金忠回忆说:“我上任第二天,‘欢迎仪式’便是200多名下岗职工涌进市政府大院,高喊着‘要吃饭,要工作,要见新市长’的口号。”

  煤城在“塌陷”,但思想不能塌陷。

  6载“炼狱”!通过对企业实施转轨改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之国家持续加大基础建设带动煤炭、建材等行业的全面复苏,枣庄市逐步走出了“塌陷”的困境,并开始图谋由“鲁南煤城”向“煤化工城”的转型。

  记者在一度陷入困境的薛城焦化厂看到,这家企业在由山东海化集团接管后,采取“倒逼成本”的管理方法,基本盘活了原来20万吨的机焦项目,新建成的80万吨机焦项目也已相继投产,重新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企业。

  在枣庄市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滕州,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故事一如铁道游击队的传奇一样引人注目。煤变焦方面,仅盛隆、世纪通泰、瑞达三家公司一年开工建设的机焦项目就达160万吨。煤变电方面,新源电厂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华电集团还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建,达到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此外,借助煤焦优势,宏盛钢铁公司30万吨轧钢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枣庄市建设“煤化工城”的底气,更多是来自鲁南化肥厂的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据中心主任张鸿林介绍,中心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经相继完成了1000吨级甲酸甲酯、用德氏古合成器生产海绵体、代替德氏古加压器等项目的中试工作,部分项目已经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不久前,中心在煤变油这一高端项目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以煤为依托,煤、电、焦、钢、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已经成型,昔日的“鲁南煤城”正在完成向“煤化工城”的突围转变。

  煤炭的日趋衰竭不仅改变了枣庄市原有的经济结构,同时也改变了枣庄市原有的区位优势。据枣庄市市长刘玉祥介绍,原枣庄市中心城区是在中兴煤矿(我国上世纪初期三大煤矿之一,现已枯竭)的周边兴建起来的,然而随着煤炭的枯竭和社会的发展,原中心城区的区位劣势正在显现出来:远离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原中心城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枣庄市正在实施的市府搬迁计划给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记者在位于薛城区的枣庄新城看到,新的市政大楼、会展中心已经“扬帆启航”,一大批配套的商业大楼和居民住宅正在建设之中。新城区两面环山,带给人们“青山绿水”的美好想象。刘玉祥告诉记者,枣庄历来有“山东南大门”之城,境内雨量丰富、河流众多,新城区带给人们“江南水乡”般的感觉,枣庄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也将因此大为改观。

  在新城与老城之间,是枣庄市正在重点建设的两条经济带之一——枣薛经济带。热心的枣庄人对枣薛经济带寄予厚望,直呼“造血经济带”。实际上,这条“造血经济带”的确有着很强的再生和繁衍能力。位于这条经济带东段的枣庄市经济开发区,三年前几乎还是一片荒芜的田地,目前正以每6天落户一个项目的速度高速发展。刘玉祥说,在资源枯竭前,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培植出具有特色的经济增长点,并力争把枣庄建设成一座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

  从扒火车的“煤黑”,到自觉自发的抗日行动,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军队,铁道游击队划出了一道美丽的抗战弧线,留下了微山湖畔土琵琶的千古弦音。

  从鲁南煤城,到煤化工城,再到生态城,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在新世纪的版图上写下了一座城市转型的惊叹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