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毁的民族建筑国宝 贵州风雨桥有望恢复原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9:48 四川新闻网 | ||||||||||
中国西部网消息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7月份被洪水冲毁后,目前正处于专业设计修复阶段。此间专家指出,该桥具备修复条件,有望恢复原貌。7月中下旬,黎平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致使南江河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横卧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被洪水冲毁。地坪风雨桥又称花桥,是贵州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侗族风雨桥。该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文物局局长侯天佑此间在接受国家文物
在工艺技术上,侯天佑表示,重建施工仍将沿用侗族传统的穿榫工艺,将通过招标形式来确定一支具有最高资质文物修复技术的队伍来实施修复工作,各地专家、当地工匠都会为风雨桥的修复提供技术指导。 侯天佑说,目前贵州、广西两省的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正在制订风雨桥的修复方案,主要研究如何在不改变风雨桥原状的前提下,根据防洪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增加桥梁高度,在桥墩外侧加固“保坎”,以增强其抵抗洪水的能力。修复方案预计在年底完成。 据悉,此次修复工程主要依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项资金和地方筹款,将待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启动。组织记者团前来采访的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军说,国家文物局将积极支持并督促地方有关部门尽快实施修复工程,并在经费、技术力量上为风雨桥的修复提供便利。 地坪风雨桥全长57.16米,宽5.2米,廊上建有3座桥楼,不用一钉一铆,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现存各式侗族风雨桥500余座,作为侗族特有的标志之一和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风雨桥也是侗族人休闲、聚会的主要社交场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