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总设计师马丁:2035年的汽车也许会是这样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1:47 广州日报大洋网 |
本报讯(记者龙嘉丽摄影报道)黑色的球体取代了传统的车轮,打开车门像蝴蝶张开翅膀。这些极富未来气息的元素是好莱坞电影《我,机器人》中呈现出的2035年全新的交通设备及驾驶模式。11月22日,电影中奥迪概念车RSQ的设计者,即奥迪总设计师马丁先生就RSQ设计理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RSQ: 奥迪第一辆为电影定制的汽车 马丁首先介绍了RSQ的设计概念,他说:“与其他概念车设计不同,RSQ是奥迪第一辆为电影度身定制的汽车,因此我们第一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导演的想法。例如2035年,车轮应该与现在不同,外观要与未来5~10年内会出现的量产车截然不同,车门的开启方式和驾驶模式也应是创新的。基于这些想法,我们设计出了拥有球状车轮、蝶翼式车门等创新因素的同时不失奥迪一贯风格的RSQ跑车。” 的确,当记者第一眼看到RSQ时,觉得它并不是全新的前所未见的驾驶机器,而是将创新与传统相融合的汽车设计,这让人很容易联想,是否RSQ身上有着奥迪未来量产车的设计因素。 马丁表示,RSQ是专门为一套电影设计的,并不能够代表奥迪未来的车型设计方向。而且从使用角度来说,RSQ的设计上忽略了人体工程学和使用者的需求等重要元素,说实在话,驾驶员坐在车内的感觉是非常“tough”(难受)的。当然,从设计角度来看,RSQ中置发动机的设计较有可能运用在量产车上。马丁诚恳地表示,创作出RSQ并不是说我们认为2035年的设计一定如此,也许2035年的人们在看到这个2004年的设计时会觉得非常可笑,但毕竟RSQ提供了一个方案。 创作RSQ只用了十周时间 马丁认为创作RSQ与其他概念车项目最大的不同是,创作的时间很短,RSQ就只花了十周,主要体现的是电影公司创作人员的意图。对于设计概念车与量产车的不同及概念车量产遇见的主要困难,马丁说:“当我们动笔画出概念车草图的时候对于将要设计的车辆并没有完整的思路。但在设计量产车时,情况完全不同,画草图前,设计部门就已经与市场、销售、客户等部门进行详细的研究,确保设计出来的产品是符合市场需求而且能带来盈利,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人对你的设计‘sayno’。一个量产车的最终设计实际上是各个方面妥协的结果。” “如果要您为中国的电影设计一辆车,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你会设计一辆什么样的概念车呢”,马丁笑着说,“如果是为张艺谋导演设计概念车的话,我不能说车子会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也要先问导演!”(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