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廉”制度,有必要存在吗?(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6:11 人民网 | ||||||||
然而,“述廉”制度似乎“先天不足”。 如何让领导真正把“述廉”提上议事日程?如何使“述廉”不会沦为作秀?如何让“述廉不廉”的尴尬事不发生或者说少发生?可以肯定地说:一些地方领导(级别并不高),总是让秘书(县级领导不配秘书,就称文秘人员)代为“述廉”(也或是述职),这样做是肯定达不到预期目的的,而且长此以往,此做法就成了标准的形式主义。 领导干部自己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够是导致工作搞形式、走过场的根本原因。报载:宁波市实施领导干部“述廉制度”三年以来,每年都有几名在述廉评议中表现“非常好”的干部被查办,细究起来,原来这些人的“述廉”文章皆为秘书代劳。 干部“述廉”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是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却面临诸多问题,甚至逐步沦为“作秀”。面对困境,必须想方设法防范“述廉”制度的虚置、“述廉”变味。首先,要弄清楚“述廉”是向谁述的问题。有的地方,由纪检监察、纪委将领导干部的“述廉”报告一收了之,做得规范的还将其整理后放进档案室,有的甚至当成垃圾一扔了之。对此领导干部自然是心中有数,他们不把“述廉”当回事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让秘书代劳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毕竟,领导是“干大事的”。 其次,“述廉”到底该述些什么?“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当然叫“廉”。然而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这“廉”的标准在某些领导干部心中自然也随着物价的上涨“贬值”了。拿个三五块、三五十、三五百块什么的,那自然还是“廉”。所以说:具体规定领导干部“述廉”的内容,哪些必须讲,哪些必须说,如果没有讲、没有说一但发现就“罪加一等”,这方面的规定是有必要的。 再次,谁来监督领导干部“述廉”内容的真实性?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领导“述廉”内容的告知面太过狭窄,能看到或者说愿意去看领导“述廉”报告的人少得可怜,因而“述廉”意义大打折扣。如果非“述”不可,能否考虑让更多的人知道领导干部所“述”的内容,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甚至是我们的新闻媒体,以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从而确保所“述”内容的真实性? 应该说,“述廉”充其量只是一种自律机制,考验的是官员本身的自觉性。从这方面讲,笔者武断地下这样一个结论:既然最终还是要依靠领导干部的自觉性来实现清正廉洁这一目标,这“述廉”制度本身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就值得商榷。试想,一个不廉洁的官员,他能通过“述廉”把自己变得廉洁起来吗?他能拿着刀捅自己吗?“述廉”制度也实施了好些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通过自己“述廉”“述”出问题的干部。或许,这就是“述廉”的先天不足。2004年11月29日1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