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强国论坛:熊德明弃工离城回家养猪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9:19 人民网

  网友:华山剑 2003年,温家宝总理到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视察调研,在访问农村人家户的时候,他紧紧拉住满手赃物的农村妇女熊德明的手问话,熊德明是中国农村中那种很常见的心直口快的大嫂,当温家宝总理询问她家有什么困难的时候,她便直言请温家宝总理帮忙自家丈夫去追讨被打工单位拖欠了许久的工钱。温家宝一回北京,便发动了一场非常得民心的帮助全国各地农民工讨要被拖欠工资的政府行动,自此,这熊德明也就成为了2003年的中国风云人物之一。

  熊德明出名以后,重庆市的一家企业把熊德明一家三口弄到自己的企业中当了专门检查职工风纪的管理员,目的,是要借助熊德明的名气为自家企业打低价广告。熊德明很聪明,很快看出了这家企业聘请自己的真实目的,但是,她没有领这家企业的情,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辞职回到家乡准备经营自己最熟悉的生猪饲养。记者采访熊德明,问她这一年来从乡村到城市然后又从城市回乡村到底有什么样的感受,熊德明说,自己不习惯城市的生活,也干不来城市企业管理工作,她还是喜欢乡村,乡村很自由!熊德明将农村的“自由”反复强调了多次,这让笔者非常感慨。

  熊德明为了自己向往的农村自由而放弃了城市人的生活,这,到底是中国农民的进步选择,还是一种愚昧的退步作为呢?这之中,好象涉及到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这就是中国的城乡观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存在着“士农工商”这四大社会阶层,农民的地位一直就不低。但是,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思潮进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就一直刻意要拯救中国农民出苦海,在这些按照西方社会模式去理解“现代文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睛中,农村就意味着愚昧落后,城市就意味着现代文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就意味着低级,现代工业生产行为就意味着高级。而且,更糟糕的是,随着新中国时期的一系列城乡政治作为对农民和农村的折腾,农民长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许多福利,这样一来,城市和乡村的高低和差距也就真的越拉越大了,于是,农民也就真的成为了二等国民,于是,许多人都把下乡当农民当成为“变相劳改”,把农民能够进入城市当居民当成为了“现代化的进步”表达。长此以往,农村、农民、农业是低贱的,城市、城市人、城市工业是高贵的,这种观念,已经不仅仅只是那些一心一意要拯救中国农民出苦海的知识分子的固有意识形态,也成为了当今全中国的一种流行理念。中国目前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城乡一体化”的政治经济运动的宗旨,就是这样的试图拯救中国农民、农村出苦海而快速进入现代化天堂的理念。

  笔者已经在自己以前的许多文章中一再强调说,笔者坚决不认为西方那种高城市化率和农村工业化的表达是什么“现代化”的必然,笔者也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西方国家社会中的城市人口高达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比率的情况,是一种高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一种扭曲文明形态表达,同时还论证了西方这种高城市化率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是西方文明进化历史过程中欠缺了成熟农业文明的不正常表达,并断言西方这种高城市化率的工业社会是违反人性和自然与人的和谐原则的!但是,好象目前许多人听不进笔者这样的论断,还在继续步西方工业城市文明发展模式的后尘在大搞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运动”,如此这般,真是应了中国的成语“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个电视节目,山东某地的一个近年来发家至富的乳业养牛资本家梁希松一心一意要让农民全部都过上像城市人一样的“好日子”,于是,他把自己家乡农民的房子全部拆了,给农民新修了像城市一样的集中居住的高级住宅园区,一户农民修了一栋欧洲式样的别墅,别墅里还有花园和欧式壁炉,结果,农民把玉米杆搬到别墅里烧柴灶,还在花园里晒玉米,那欧式的壁炉也被当成了小库房装杂物。梁希松也是农民出身,但是,他很不理解家乡农民的这种随便散漫,他说中国的农民应该得到现代化改造,应该学会文明生活,应该像城市人那样生活,中国农民不能够再这样愚昧落后下去了。

  这一切奇奇怪怪的颠倒,关键是中国百年来的国家哲学思想出问题了,关键是我们中国人已经忘却了中国自己的传统阴阳哲学思想了,既然国家哲学思想被洋化了,我们目前的城市乡村发展思路当然也就出问题了,于是,几乎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社会中的高城市化率和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城乡一体化运动”,也就正在当今中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

  熊德明的行动当然是种个体行为,但是,许多中国人摸着自己的良心说句实在话,如果在当今中国乡村的电能、通讯,交通、文化资讯等都比较发达的前提下,你,愿意住在乡村,还是城市呢?大家想想,现代城市人的别墅园区,和中国传统的田园生存,不是差不多么!只不过,中国传统田园社会少了现代社会中的通讯、电能、交通和文化交流的方便,而现代城市人的别墅则少了中国传统乡村的自由和自然!

  中国传统乡村,特别是南方水利条件好和植被条件好的那种乡村,是一种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一种自然和自由的生产生存方式,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孕育出来的最成熟的农村文明形态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性是自由和自然发展的,就像那个熊德明一样,她活得爽朗,没有城市人的压抑和虚伪,只要不伤害他人,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天真得就像复归于婴儿一般。正因为如此,这个农村大嫂才敢用自己的脏手抓住国家总理的手去坦言自己的心里话,她,活得很痛快,也使得国家总理能够真正了解到民意,从而能够对症下药地去处理国家大政。这个叫做熊德明的“村妇”,如果在一些人的眼睛里,她就是他们常说的“愚夫愚妇”的“愚妇”,但是,瞧瞧这个熊德明的思路有多清楚,而且说起话来很有分寸和得体,这,不就是中国乡村才孕育得出来的钟灵毓秀气质么!

  目前,“城乡二元格局”,被一些人视为是贬义的词汇。但是,人类社会形态不是一直就存在着城乡这样的二元对待格局么,只不过现在的西方国家社会形态,是以城市为绝对中心的,西方已经没有什么乡村可言,乡村只不过是农业工厂而已。这就是说,现在的西方社会,已经在事实上消灭了农村文明形态了,这对西方社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今后五十年内将见分晓,因为,完全依赖自然资源和能源支撑的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总有极限的一天!因为,农村文明孕育了人类的文化!

  中国应该重新学习和应用自己的传统哲学思想,也就是使用阴阳二元对待作用的太极思想去处理中国的城乡发展问题,将传统农村社会形态保护起来,就像现在城市中保护那些传统的住宅区域一样,因为,这是一种生产生存方式。农业可以产生自由和自然的文化,工业则是毁灭自由和自然的文化的!所以,保护住那些传统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存方式,就是保护住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本!说白了,农村和城市,就像这阴阳的男女关系一般,他们应该恋爱结婚,应该彼此尊重互动和交媾,应该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谁也别想着要灭了谁,谁也别想着要将对方改造得和自己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产生出新的城市和农村文明形态来。

  无可否认,在当今中国农民中,大致分成为了三种类型的人,一种是极力想放弃自己的农村传统生活方式而尽快融入城市工业文明中的人,一种是像熊德明这样的过不惯城市的“纪律”生活而更向往农村自由田园生活方式的人,一种是打算在城市淘到一定的金以后就回到乡村去改善自己乡村生活的人。如果中国不发生像西方近代历史中的那种官商勾结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如果中国目前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吃人圈地运动得到遏制,那么,中国至少有一半的农民没有必要进入城市中来当城市贫民,他们可以继续留在农村按照他们喜欢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去继续生活,中国,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追赶什么发达国家的“鸡的皮”,应该摸着自己的资源口袋搞发展过日子。笔者一直断言,中国的城乡人口比率应该是5:5的比率,如果中国城市人口超过了这个比率,中国社会的动荡是中国历史所承受不起的。

  中国农民只要有一定的科技和资金的支持,就像熊德明希望通过媒体呼吁社会能够给她一定的资金支持的那样,那么,中国农民可以按照自己最习惯和最喜欢的生产生活发生去发展自己,他们应该可以过得很好,他们的生活生存质量,就未必比城市人差!

  中国传统农村的自然和自由,是现代城市工业文明形态永远无法享受到的。熊德明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村妇,非常智慧!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