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拿“博士”当噱头的新闻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0:25 红网

  近日,又看到一则关于“博士”的新闻,说的是南京一哲学博士因“妻子不同意他的学术观点”而选择与妻子离婚,而另一工科博士与妻子离婚则是因为“妻子不能忍受他挤牙膏的方式”。博士的“噱头”加上两条简单而带有些黑色幽默味道的离婚理由,使报道顿时“生动”起来,一副“爱钻牛角尖、心胸狭窄、不修边幅”的丑陋博士形象便跃然纸上。

  如今,社会进步使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的自由度更大了,婚姻中夫妻双方的感情越来越为个人所看重,人们对婚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志趣相异、生活习惯冲突等原因选择离婚者屡见不鲜,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然而,这两起离婚事件却被媒体热炒起来,原因何在?我想这与离婚主体的“博士”身份有很大关系。拿“博士”当噱头,迎合受众的求异心理,这正是媒体所需要的。这两对博士夫妇真的会如报道中所强调的由于“学术观点分歧”、“不能忍受挤牙膏的方式”简单原因而轻率地选择离婚吗?细读报道,他们离婚其实也和很多人离婚有着一样的原因:双方个性太强,生活中经常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争吵,志趣方面很难和谐,生活习惯差异太大,彼此不能适应,最终导致感情破裂。

  翻阅报纸,经常看到一些毛骨悚然的关于“博士”的新闻:强奸少女哲学博士被判刑,性无能博士要看脱衣舞,博士夫妇态度奇异等等。在这些报道中,媒体在制作新闻标题时,特意点上“博士”噱头之睛,以增加新闻的卖点。另外,还存在着部分媒体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凭空捏造出一些有关“博士”的花边新闻,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种将群体中的异类进行泛化,以及带有个人意见形态的假新闻,容易扭曲整个博士群体的形象,以造成人们对博士群体的认知错觉。

  出现拿“博士”当噱头的现象,作为博士群体本身也需要反思。近年来,在博士群体中确实存在着很多行为,背离了人们对他的角色期待。一些博士利欲熏心,心浮气躁,各种学术不端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博士道德滑坡,经受不住各种诱惑,走上犯罪之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别人拿你说事儿,也就不奇怪了。但要知道,这样的情形毕竟是极少数,而不是大多数,更不用说是全体了。(稿源:红网)(作者:徐宁)(编辑:闵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