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光谷崛起大学科技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4:5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钟心 陈建华

  创造新型机制

  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高校出现一道新风景:教师们在攻关科研的同时,开始致力于将成果变成商品。时任武大生科院副院长的刘爱福教授,在珞珈山上创办了武大弘元。1989年到1999年,这家生物工程公司年年赢利,每年为学校贡献几十万元。在华中科大,一个光电子学科就曾产生上百家小公司。

  世纪之交,武汉各高校涌现大批“两栖人才”。刘爱富认为,学校由于场地不充裕、贷款无人担保等原因,更主要的是“我虽然办企业,但赢利只是一种副业,目的还是反哺科研,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类似武大弘元这种现象,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东湖开发区的决策者认为,科研成果转化到这个阶段,就必须要探索新机制,让大学教授带着成果步入社会。

  为此,武汉市“三个转移”的思想———将大学内研发基地产生的科技成果转移到大学科技园孵化区就近孵化;将孵化成熟的产品和企业转移到大学科技园产业区规模化发展;达到规模的企业再转移到东湖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按着“一园多校”的模式,武汉市启动了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由华中科大科技园、武大科技园、武汉理工大科技园、华中农大科技园、华中师大科技园和软件专业科技园组成。

  营造产业环境

  2000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决定开展大学科技园建设。市委市政府为推动东湖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把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武汉科技新城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共筹集资金14亿元,在东湖大学科技园及周边地区,全面推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建设了近100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厂房和科技孵化楼,园区内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方圆4平方公里的规划标准高、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科技园区。

  高新区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开发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给予政策性支持,建立“绿色通道”;设立东湖高新区联合办公中心,为企业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实现“一门受理,集中办结”;建立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知识产权联盟、激光行业协会和企业家沙龙等,完善了恳谈会制度,组织企业家、科技人员和政府官员在一起交流恳谈……

  政府营造环境,知识创造财富。大学科技园发挥依托各自高校的学科优势,已在东湖开发区形成了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等为主导的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实现校城互动

  “城以校名,校因城兴。”在大学科技园这个全新平台上,高校和武汉正在进行着新的互动。武汉一批著名企业的发展,如红桃K、人福科技等都与在汉高校密不可分。据统计,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的7000多家企业,绝大多数都可以在高校中找到它们的渊源。开发区先后组建了华工创投公司、武大创投公司等6家大学园创业投资公司,累计筹集资本金2.5亿元,吸引海内外资金16亿元,投资了160多个科技产业项目,加速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大学科技园有5家上市公司,其中,华工科技成功上市,一度引领股市风骚,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民营机制,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发展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新区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四级跳”中的重要一环。截至去年底,园内已入驻企业115家,在孵企业121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1月30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