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以人为本(文论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5:0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吴文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透过上述表述,可以明显地看到,这里所说的“非物质文化”,并非是说其文化形态没有必要的物质依托与相应的形式载体,而是在字面上着重强调了构成这类文化形态的精神属性和智慧形态。较之“物质性”的遗产即自然文化景观和文物包括建筑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的是知识、情感和技能、手艺及其“活体”传承,意在引导国际社会和人类自身注重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情感和智慧表达。讲究“活”性,以“人”为本。突显“人”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形态构成上的核心职能与重要作用。这表明,离开了对“人”的核心地位与中心作用的认知与肯定,就无法把握文化的“非物质”属性及其特点,也就无法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理路与有效途径。

  正由于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所以,任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实施手段,如果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就是舍本逐末。因为,一张传统的剪纸作品和一出经典的皮影戏剧目固然十分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形态和直观代表,但是,那些创作并承传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人及其身怀创造这些作品的技艺,更接近文化遗产“非物质”属性的本真,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灵魂。如果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时,不能仅止于对其物态成果的搜集与保存,没有抓住那些更具根本价值的、可以不断创造出这些经典之作的人及其艺术智慧与杰出手艺。

  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来说,科学性也是一个须臾不能离开的工作原则。不仅不同的保护对象需要实施不同的保护手段,而且不同的文化形态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保护指导。从对濒危形态的抢救,到对消亡形态的搜集整理研究,再到活态形式的扶持振兴与开发利用,几乎保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专业人员参与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指导。较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艰巨任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业队伍及其分布状况很不均衡。一方面,诸多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学科很不健全,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艺术研究领域比较合格的专业人员,大多集中于部分大都市和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地方与基层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那些稀缺领域的专业人才,年龄普遍偏高,生活条件艰苦,专业工作因而受到较大掣肘和影响。凡此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缺乏十分充足的智力支持。有些保护项目的实施,过去由于专业研究方向尚未涉及,还需抓紧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攻关,解决那些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并且,从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般工作条件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几个方面来看,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紧缺,都是可以并且在短期之内就有可能设法解决的,惟有作为专业人才支持的智力资源及其供给,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一旦缺乏,短期之内无法弥补。何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专业保护人才特别是那些学富五车、造诣精深的学界泰斗与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由于能够发挥文化良知、专业指导和舆论监督的多重作用,其以长期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深研究,堪称传统文化的“守护神”。他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人一样,当然应该首先得到相应的重视与保护。

  《人民日报》 (2004年11月30日 第十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