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进装甲机械化部队训练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5:57 解放军报

  战争形态的信息化、作战形式的一体化,对部队战斗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质量标准。装甲机械化部队必须主动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本兵种作战模块集成训练的方法路子,全面推进部队训练由机械化形态向信息化形态转型。

  在训练内容上,必须从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合同战法向突出联合知识、联合技能、联合战法转变。未来装甲机械化部队无论遂行何种作战任务,都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行动。这就要求训练内容上必须从以往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合同战法,向突出联合知识、联合技能、联合战法转变。着眼一体化联合作战诸军兵种信息共享、协调同步的要求,加强依托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攻防以及联网协作、协同动作、敌我识别等技能的训练,提高装甲机械化部队内部集成水平及与外部的互联互通能力,打牢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技能基础。着眼一体化联合作战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的特点,加强空地一体精确战、信息战、特种战等新战法的研练,打牢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战术基础。必须紧密结合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使命任务,围绕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重点加强全域机动、指挥控制、信息攻防、立体作战、快速突击、特种作战、综合保障等联合战法的研练,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实战能力。

  在训练方法上,必须从以分类分业组训为主向以依托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为主转变。装甲机械化部队必须把立足当前与着眼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武器装备技术含量较高、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优势,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模拟仿真、数字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采取“以少代多、以小代大、以虚代实、以低代高”等办法,积极创新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训练,努力构建具有装甲机械化部队特色的作战模块集成训练方法体系。必须进一步拓宽网络覆盖范围,加快野战网络化建设,增强信息功能,探索创新异地同步互动的分布式联网协作训练的方法手段,努力推动装甲机械化部队网络化训练由局域联网向广域联网、固定联网向机固一体联网发展。必须整合部队现有的模拟系统和器材,加快开发推广新型计算机模拟器材和软件,提高信息化含量和互联互通互动水平,努力推动装甲机械化部队模拟化训练由机械模拟向智能模拟、技术模拟向战技结合模拟、单一平台模拟向一体化联网模拟发展。必须充分依托训练基地的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战联训环境,探索创新“以联网协作为主的互联互通研练、以信息支持为主的协同动作研练、以行动方法为主的整体联动研练”的方法路子,推动装甲机械化部队基地化训练由合同战术研练向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的作战模块集成研练发展。

  在训练考评上,必须从注重单兵、单车(炮)、本兵种作战能力向突出联合作战能力转变。信息化战争强调的是体系对抗,军队战斗力的根本标准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即使单个人员技能再精,单个平台性能再优,单一军兵种自身作战能力再强,如果不利于整个作战体系建设,不利于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也不符合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战斗力的质量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审视装甲机械化部队现行的训练考评标准,摒弃过去偏重自身作战能力的倾向,确立以联合作战能力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智能考评上,改变过去只注重对专业知识、本兵种知识掌握的做法,突出对跨专业、跨军兵种联合知识掌握的考评。在技能考评上,改变过去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做法,突出对多专业综合技能、多军兵种联合技能的考评。在指挥考评上,改变过去主要强调纵向按级组织指挥能力的做法,突出以信息系统为手段的实时指挥、自主协调能力的考评。在战术考评上,由单纯强调本兵种的战术运用向突出运用联合战法的联合作战能力转变,由主要强调地面快速突击能力向突出空地一体攻防能力转变,由主要强调单要素行动能力向突出多要素集成能力转变,由主要强调以平台为中心的火力打击能力向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打击能力转变。在评估方法上,改变过去以定性概略评估为主的做法,注重搜集训练演习数据,探索创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精确评估方法,加快开发计算机辅助评估软件,探索创新人—机结合的科学评估方法。(来源:解放军报第6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