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吉林省豆油价格即将“触底” 专家分析五大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10:02 新华网

  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省九个地级城市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吉林省豆油均价半年来持续走低。其中,11月9日6.8元/千克的价格,已接近去年10月中旬豆油涨价前水平(6.66元/千克),创本年度新低。有关人士指出,造成今年豆油价格从10月份以来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有5点。

  价格回顾:吉林省豆油价格几经涨落

  去年最高价位:8.24元/千克据了解,去年10月中旬以前,吉林省豆油价格大致保持在6.66元/千克的价格水平。此后,受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豆油价格大幅提高,到当年10月20日,已达到8.24元/千克,和涨价前相比,涨幅高达19.17%。到当年11月份,价格出现回落趋势,到当年12月上旬,豆油价格回落到7.46元/千克。此后,豆油价格呈恢复性上涨趋势。

  今年最高价位:8.2元/千克今年3月中旬,豆油价格涨至8.2元/千克,该价格为今年豆油价格的最高点,接近去年10月20日的价格水平。

  今年最低价位:6.8元/千克今年3月中旬以后,豆油均价开始缓慢走低,进入10月份以后,价格跌速较快,跌幅一度达到6.08%。到11月9日,我省豆油价格降至6.8元/千克,为年度价格最低点。

  降价分析:五大原因促使豆油价格走低

  据分析,造成豆油价格从今年10月大幅走低的原因有5点:原因一:食用油新标准实行后,厂家降价清理库存今年10月1日起,食用油新标准已正式执行。绝大多数油脂生产、加工和分装企业都按新国标调整了生产工艺,商品标签也相应地进行了更换。对于此前库存的老标准豆油,各厂商都选择了降价销售。

  原因二:对植物油供应总量增加的预期抑制了豆油价格

  目前,国内新产大豆、棉籽、春播油菜籽、花生等油制品原料已纷纷上市,且从总量上高于去年。其中,大豆产量更将创历史新高。人们因此预计今年各类油料制品数量和总量均会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对国内植物油供应总量将增加的预期,对豆油市场价格产生了抑制作用。

  原因三:进口油料大幅增加,打压了国内豆油价格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豆油180.13万吨,进口量较上年增长98.15%;累计进口棕榈油240.41万吨,较上年增长11.75%;累计进口菜籽油26.27万吨,同比增长3.3倍。进口油料大幅增加,使得市场油脂供应充足,这对国内豆油价格起到了打压作用。

  原因四:进口大豆到港量保持较高水平,对油价有牵制作用

  今年9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达到168万吨,10—1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总计达到250—300万吨。在第四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和库存量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国产新大豆大量上市,国内大豆供应充足,将导致国内大豆供应总量可能超过国内需求,出现阶段性供求失衡局面,从而促进国内市场原料大豆价格走低,带动豆油价格下挫。

  原因五:10月中旬以后,进口大豆成本下降了

  10月中旬前,南美大豆到港量居多。10月中旬以后,北美大豆到港量处于主导地位。南美大豆运抵我国后到港完税成本在2800元—2900元/吨之间,较低成本为2750元/吨;而北美大豆运抵我国后到港完税成本在2700元—2800元/吨之间,较低成本为2650元/吨,两者差价在100元左右。大豆原料成本下降直接影响国内市场油价。

  走势预测:后期豆油价格走势以弱为主

  目前北方油厂开工比例偏低有关人士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大豆滞销局面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缓解,豆粕价格整体趋跌,豆油价格也同步下降,使得油厂压榨利润空间变小,因此,北方油厂开工比例偏低,大多数油厂持观望态度。

  整体走势以弱为主可能短时震荡

  吉林省豆油价格今后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周边油脂加工企业的压榨量和豆油供应量。预计后期豆油价格整体走势以弱为主,但不排除短时震荡。震荡原因主要有:一是今年油厂资金窘境使其在原料采购上资金不足;二是运输瓶颈依然存在,国产大豆外运量同比会有所减少;三是进入秋季,棕榈油逐渐在油脂市场引退,豆油市场份额增加;四是豆油新标准的实施,使进口豆油受阻,可能造成国内市场豆油短缺。(记者杨慧)(来源:城市晚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