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专家:“过度医疗”有损医务界形象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09:52 新华网 |
“‘过度医疗’将葬送我们的卫生事业,这不是耸人听闻,不信实践检验。不注意这一点,总有一天,总有一些医院会出大问题。” 在11月28日结束的第三届“扬子江杯”基本现代化医院院长论坛上,知名医院管理专家、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刘俊说,医务人员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理应得到老百姓的称赞,但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上升,卫生行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他认为有四个原因:一是卫生费用增长过快。以上海市为例,医疗费用曾一度猛涨,如1983年到1993年的10年间,医疗费用每年平均增长31.8%,超过GDP增长16个百分点,超过职工工资增长14个百分点。二是个人自付比例过高,比例增长过快。从全国范围看,1991年2001年政府投入比例降低了7.3%,个人投入提高了21.7%,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平均3.1%下降到2002年的1.7%。“医疗费用涨在公费、医保还是个人身上感觉是不一样的,个人自付比例过高,老百姓有切肤之痛。”三是“过度医疗”和“服务欠缺”带来的不满。四是医疗纠纷频频发生损害了卫生行业的形象。 刘俊认为,“过度医疗”对医务界形象的损害尤其需要引起重视。“一位中学教师给我来信说,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对我都很好,我很满意。但是他们反复抽血检查让我难受,我知道他们这样能多拿提成,所以我跟医生讲我是公费医疗,检查你尽管开,血就不要抽了!局长先生,一个人在公共汽车上拿了别人的东西会被当成小偷,像这样多拿了我的钱又抽了我的血算什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医务界好好反思。”现在,过度医疗、过度服务已不仅仅是多检查、多开药的问题,比如一次性用品的浪费问题,我们的医院还有几个人在用中西医结合的小夹板,有没有必要用那么多进口的钢板螺丝钉?中国人一年要不要消耗那么多的人工骨头?再如医疗设施的重复购置问题,你买了CT,他也买,大家竞相购买大型医疗设备,买回来了就要收回成本、要赚钱,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过度医疗”的形成很大程度源于卫生事业投入不足,源于“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赚钱多少成为医院各科室效益好坏的考核标准。一个感冒治疗好了是花钱多好呢,还是花钱少好?从社会角度看当然是花钱少好,但医院的考核机制却不是这样。”刘俊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快改革目前“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大幅度提高医院技术劳务价格,降低药品在医院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刘俊用事实说明,医院用增加药品收入的方式来“创收”,会使社会不堪重负,而采取增加劳务收入降低药品收入的方式“增收”,则可形成“以医补医”的良性机制。在这方面先行一步的上海市,自1994年推出“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举措后,医院的技术劳务收入大幅度增加,药品收入随之降低,有效地缓解了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及“过度医疗”等问题。(来源:新华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