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赋渔特稿:普通的日子最美好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10:50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报道】四十四年,七次入狱。“江南神偷王”王同山的人生充满戏剧色彩。在央视做节目时,崔永元的一句留言,道出了他的心声。 南京江宁监狱。2004年11月17日。 王同山坐在主席台上。2004年1月18日,他刚从这里刑满释放。 台下,穿着号服的人群,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 坐在这主席台上,王同山起初还是有些不自在。这熟悉的地方让他又回到他曾经一向的态度:谦恭、拘谨。这样的表情和台下那么多人的表情几乎没有区别。然而,其实,他与他们已经在两个世界中了。“回归人员王同山报告会”,横幅上写着。回归,走出去了大半辈子,58岁的他能再回来吧? 很快,王同山找到了自己现在的角色。他的声音几乎是自信的:“我劝大家所有的人金盆洗手,没有金盆,哪怕瓦盆、泥盆也好,都是能洗手的。” 这话曾经出现在王同山著名的《告全省“扒友”书上》,2004年4月,这份颇为异类的声明兼倡议用醒目的字体发表在某报。撇开其中的具体内容,单是这一举动本身,就透露了一个信息:王同山绝对相信自己在某个行当中有这个号召力。 他有这个号召力。王同山,江湖人称“江南神偷王”。 每每看到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总会想,这些天使般的面孔,其中总不免有那么一些,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变成魔鬼,这实在让人悲哀,而又无可奈何。因为,世界不是伊甸园,人性中的恶经不起蛇的诱惑。 蛇之于少年王同山,是一个英俊的名叫张慕天的青年。18岁的张慕天与14岁的王同山同班,前者已经连留四级。张慕天出自新加坡华侨之家,家族靠黑道起家,张慕天自小就耳濡目染,练得一身好扒术,这一点,王同山当时是不知道的,等到他与张慕天混熟了,知道了这些似乎也不觉吃惊了。人的感觉经过一次次刺激是会钝化的。揭秘的那天,张慕天请小同山吃饭。买了票上了菜,张慕天拉着小同山就走,“为什么不吃就走?”答案是,张慕天在经过柜台时拿到了足够他们再吃十顿的钱。这一次,王同山分得了20块。20块,一个少年从未有接触过的庞大的财富,这财富给他带来的惊喜远远大于恐惧。从此,他对那条道心驰神往。 如果,在这开头,有人发现了这苗头,如果有人,哪怕是不经意间让这个懵懂少年明白人之为人所必须的羞耻之心,也许,王同山的人生就不一样了。遗憾的是,14岁时,王同山的父母离异,特殊的家庭让王同山失去了把他拉回正常生活的最强大的力量。他不可遏止地堕落。 有时候人的智慧也是双刃剑,聪明对王同山,就是让他很快入门,并且超越了他的领路人。“现在的小偷哪是偷啊,分明是抢。”时至今日,王同山对他的大多数同行还是有些不屑的。他依然清楚地记得他从师傅的口袋里掏出了钱包的情形。师傅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而他则得意地把钱包向天上抛来抛去。看过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人,会发现这一幕是电影原版的真实拷贝:强盗头子拉恭拉特对小拉兹咆哮:“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小拉兹得意地掏走了拉恭拉特的钱包,这种天真的得意如今想来是多么让人辛酸啊。 王同山生活中的拉恭拉特来了,王同山生活中的丽达也如期而至。《流浪者》中的那个纯净善良的姑娘,对着入狱的拉兹说:“三年时间并不太长,我等着你”。然而,王同山却没有同样的幸运。 1961年11月8日,王同山第一次被捕,被判三年劳教。解教后,王同山继续留厂改造。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刚拨乱反正的祖国百废待新。各地扒手蠢蠢欲动,互相争斗,或不服气,有人提议:比一比,看哪个省的“神偷”本领大。地点最终选在中原地区的洛阳。正是牡丹花节时,扒手云集让美丽的城市乌烟瘴气。王同山从厂里逃跑,带着几个兄弟赶赴“洛阳牡丹会”,就在那次集会上,他以扒窃钱款二千余元的业绩占同行中排名老二,从此江湖扬名。“本来不该第二的,”对这个结果,王同山并不服气,“主要是被一个高明的反扒人员盯上,就收手了,”王同山提醒他带去的兄弟也收手。争强好胜的他们不听,几天后被捕。“这个反扒人员穿着普通,眼神相当厉害,现在还在公安部门工作。” 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同,扒手王同山并非形容猥琐,年轻时的他甚至是英俊潇洒的。留厂改造十五年,王同山已经年过三十,少年时的糊涂劲儿过去了,他更沉稳而沉默。这沉稳而沉默与其说是成熟,不如说是长期紧张、恐惧的谋生方式的产物。然而,与王同山走得越近,越觉得他是个“好青年”:他待人和善,酷爱读书,在沉缅于灯红酒绿的年轻人中简直是卓尔不群的。毫不奇怪,这样的青年是招人喜爱的,尤其很招满脑袋浪漫幻想的姑娘的喜爱。邻居小鹃爱上了他。小鹃是王同山沙漠里的清泉、苦海里的灯塔,小鹃是画中的诗,诗中的画。与所有善良的姑娘一样,小鹃坚信自己能让浪子回头,这常常是多么幼稚的幻想啊!幸而王同山真的被那如水的柔情净化了。他想:一个家,一个可爱的妻子,一群活泼的孩子,这会是怎样的幸福呢!那段日子,王同山就是天使在人间。他对每个路人微笑,去帮助每个他所见到的需要帮助的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他用日记记录他的幸福,忐忑的他用这种方式一次次告诉自己这不是梦。 四个月。王同山生命中唯一一次恋爱维持了仅仅四个月。这四个月中他们爱得如火如荼却又心惊胆战。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吗?王同山自己都没有把握。每一次见面之后,就是惶恐的等待,再见一面,似乎隔上了几个秋天。炽热的恋情却是异乎寻常的节制,节制到不敢去碰姑娘的纤纤玉手,生怕吓着心爱的姑娘。然而,正是这节制,让情感如同奔突的岩浆直冲火山口。那些日子,独处时王同山没日没夜疯狂地读书,眼睛却明亮得让人害怕。激情让王同山的心弦紧绷,似乎稍一用力,就要崩溃。 王同山没有毁于自己的激情,却是毁于自己的过去。剪不断理还乱的过去,剪不断理还乱的同伙。“小偷中,讲义气的人也并不多的”,王同山如是说,“我一生中七次入狱都不是被抓现行,而是同伙牵连出来的。”同行供出了旧日王同山的案底,为此,恋爱中的王同山要为过去赎罪。这次,他被判了两年。 事隔多年,那情景却像发生在昨天。小鹃的手第一次与王同山戴着手拷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一个姑娘,敢握着一个戴上手拷的手。”回忆中的王同山眼角泛着泪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 小鹃不是丽达。普通人家的女孩永远演绎不出戏剧化的传奇。一年半的等待足以让柔弱的她难以支撑,而最终向外界妥协。怀着希望的王同山争取到了减刑半年的奖励。一年半后,他出狱了。迎面砸来的消息让他真想转身走回他来的地方:“小鹃要结婚了。” 等待,熟悉、亲切的身影出现了,这身影灼得他内心巨痛。可怜的姑娘,小鹿一样胆怯的眼神,她慌乱了,她要躲开。他堵住了她。“我体谅你,我不怨你,”他说,“祝你们幸福。”泪水从她美丽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那一晚,王同山猛抽了四包香烟。清晨,当王同山从烟雾弥漫的小屋子里钻出来时,他的眼睛狼一般血红,消去了最后一点清纯之气的他从此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 从14岁到58岁。王同山进进出出各个监狱的大门。每一次出去,似乎就是为了更疯狂地偷窃,以便由法律之网再把他弹回高墙之下。其间,也有计划过上普通人的日子,但境遇却在彼时彼地让王同山根本没法靠近他的计划。其实,境遇云云虽说十分关键,说到底也是借口。一句话,当偷盗已成为习惯,往回走,就如戒掉毒瘾一样困难。当王同山的“毒瘾”病入膏肓之时,他能一天作案60余起,前后带过200多个徒弟,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偷来的,用不掉就送人或是堆着。最后一次入狱时,警察从王同山租住处缴获的赃物竟然装满了两卡车、六电瓶车。 似乎为了注解“盗亦有道”,王同山颇为自豪地说:“我不偷穷人。”每天清晨,人们走出家门去工作时,王同山西装革履,夹着小包,打扮停当出发了。在机关大门口,他能大模大样说声:“来开会。”然后长驱直入。办公室是个好地方,要什么有什么。香烟、茶叶,都是高级的,抽屉里的私房钱有时多得让王同山都吃惊。更走运的是,拿回来一个报纸包,打开一看,竟是厚厚的现钞,足足一万元。“还不是受贿来的”,王同山这样想着,因此心安理得。“白日闯并不危险,因为谁都不会管你,有时,我听见卫生间里有动静都照敢在房里下手。” 对干部,王同山有着以偏盖全的仇视。在王同山第N次出狱时,他曾碰到过这样一个干部:“给我三块钱让我过十天。请他帮助安排工作,他说正常人都安排不过来。我说,那我就去偷去抢。他说随你的便。”第二天,该干部家里遭了窃,损失惨重。干部心里当然明白是谁干的,偏又找不出王同山的蛛丝马迹。 王同山不喜欢富人。有一次去星级饭店吃饭,眼睁睁看着一个财大气粗的老板在调戏服务小姐。他对小姐使了个眼色,她便对大款问这问那。刹那间,大款的钱包就到了王同山手里。他打的绕了一圈,回来时,大款仍在饭店吵着要饭店赔偿损失。 报复社会的心理,让王同山内心充满偏执的仇恨,他根本无法接受理解与宽容。在这漫长的扒窃生涯中,他真的没有良心不安的时候吗? “有过两次。”王同山回忆说,“六十年代在上海火车站,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换手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口袋被钱包撑得鼓鼓囊囊,当时年轻,忍不住就下了手。没想到那妇女发现钱包没了,在地上哭着打滚,说是孩子的救命钱。孩子也在哭。我心慌了,打开钱包一看,足有三百多块。急中生智,我说带你们去派出所吧,在路上,就狠命把钱包往孩子的围兜口袋里塞。口袋小,钱包掉出来,我吓得撒腿就跑。背后那个妇女还喊:谢谢噢,谢谢噢。说来真是惭愧。” “还有一次,是在往南京的火车上。老两口,穿着很体面,老太太不停用手摸口袋。我知道有货,就下手了。这时候老爷子让老太太把车票找出来,老太太一摸口袋,就说糟了,竟然用头就往车厢上撞。我想不对,可能偷着农民卖猪的钱了。打开塑料袋,里面是手帕,手帕包着八九百块钱。这种钱是拿不得的。我把钱重新包好,偷偷用脚踢过去:‘这塑料袋看看是不是你们的?’老俩口那个激动啊。” 王同山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这只是他发现的两起,而他没有发现的,被他偷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又何尝没有这个可能呢?然而,还有起码的良心,却是走向暮年的王同山幡然醒悟的触发点。他真的能金盆洗手吗?他能找到那个能让他洗手的瓦盆或泥盆吗? 2004年1月16日,王同山第七次跨出监狱的大门。这一次,王同山真的觉得自己老了,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一份普普通通,不用面对厌恶与怀疑眼神的日子。到了老家苏州,那里正是风雨交加。王同山只剩下一毛钱,饥寒交迫的他来到苏州桃坞司法所。所长郑安庆递上的一杯热茶驱赶了王同山心头的寒气。“就要过春节了,你的生活问题春节后立即解决,先拿去一百块钱,还有好几天日子要过呢。”一个干部,私人掏出一百块钱,给他,一个惯偷。王同山简直不敢相信。他不想拿这钱,但他又必须接受它。他想,这就是对他的信任啊。他一定要对得起他。 一百块钱,七天。吃面包和水肯定是够了。寒冷的冬夜,王同山孤独地徘徊。远处的灯光吸引着他,那是个多么温暖的所在啊。王同山终于鼓气勇气,走进了苏州第三医院的输液室,这里是过夜的好地方。护士小姐轻盈地走过来了,“亲爱的白衣天使,千万别赶我走啊!”还好,护士小姐漂亮的眼睛带着几份探寻,打量了他一会儿,又轻轻走开了。 这几夜,王同山的梦里都带着苏打水的味道,然而,他睡得踏实极了。白天的他,在春节欢乐的人群里穿梭,许多次,他看见小朋友的压岁钱已经露出了口袋:“当心啊,小朋友,把钱收收好。”小朋友谢着这个慈祥的爷爷,谁会想到,他曾是个作恶多端的神偷呢。 小孩子好听的童音总是让王同山很愉快。他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春节了。 王同山不知道该感谢这个时代,还是该感谢这个时代的人。虽然离上一次出狱不过三四年,这街道,已经认不出了,而人们,竟会那么宽容,那么善意地对待一个走出轨道那么远的浪子。进了低保,上了户口,甚至,在一个好心的物业公司老总拍着胸脯打了招呼后,他竟有了平生第一份工作:他成了苏州阳光物业集团的保洁工。 “上班了,多么普通而又简单的一句话,然而对于我来讲,却是一辈子追求的一件事啊。望着大街上那上班汹涌的人群,我真想大喊一声,我也上班了,那天,我感到,天空是多么的蓝,阳光是多么温暖,晨练的老人们在公园里是那么的慈祥,我见到谁都想说两句,虽然我跟他们素不相识。” “第一次领工资,我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在街上逛,看到什么都不舍得买,一直又逛回到小区门口的小店。‘老板娘,拿包烟!’‘买包烟要那么大声干吗?十三点!’‘自己的钱买东西,为什么不能大声!’”这是王同山的一则日记。 对这样的生活,王同山心存感激。他勤勉地为业主们工作,认认真真打扫楼道,碰上粗心的住户把钥匙忘在了门上,他会细心地收好,交还给主人。可能是因为他的名声在外,他工作的小区治安异乎寻常地好。孩子们放学上学见着他总会叫声:“爷爷好!”男人们遇见了,就会拍拍他的肩:“老王抽根烟。”妇女们炒菜时会留意多炒一点,端给孤身一人的他。天冷起来了,就有人送来棉被衣服。王同山现在是打心眼儿里认定:当个好人,心里真是太愉快了。每月几百块钱,王同山的日子过得不宽裕,业主们家里买了电器,会把纸箱送给王同山,让他换点零花钱。有一次,他拖着一堆纸箱往废品收购站去,竟迎头碰上当年的同行。“这是干吗?”“卖掉换钱。”“咳,哪值得啊,我给你就是。”“不用。”王同山坦然地拖着他的废纸箱继续向前。 “普通的日子最美好”。一家媒体报道了王同山的事儿,后来他还上了央视的《小崔说事》。崔永元给他的笔记本上留下的这句话,正是王同山的心声。普通的日子不仅让他收获了尊敬,还让他收获了爱情。河南平顶山的一位妇女通过电视认识了王同山,并且看中了他。 “我先不敢相信,领导鼓励我试试。” “积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车票我去看了她。她是个很善良的女性,生活中也经过了一些磨难。” “这是她的照片。” “好!”江宁监狱会议厅里掌声雷动。 “我未来的理想,就是给我心爱的老伴一份安定的生活。” “到时候,我希望我们的婚礼能在江宁监狱举行!” “好!”掌声更响了,很多双眼睛里噙着泪花。 本报记者 申赋渔 通讯员 妮娜 (编辑 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