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晋商文化的鲜活演绎(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16:02 人民网 | ||||||||
《立秋》打破了以往影视戏剧作品仅歌颂晋商创业,和他们的商业首先的创作主旨,而是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较为客观公正地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清醒的反思,同时又对其传统精神得以肯定。其次,《立秋》没有局限于历史的视角,而是运用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去翻新历史,在传统重现的同时,又加入现代话语阐释,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话剧以“立秋”命名,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立秋”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它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又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 《立秋》反映的是晋商的故事,那么山西的大院文化就是这部戏叙事的大环境。整个话剧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山西民俗风情的画卷,在舞美、灯光、音乐以及台词上都表现了浓郁的山西风味。 2002年11月,《立秋》剧本已经写成,而在一年半后才最终敲定,在此期间9易其稿,该剧被著名的导演艺术家陈老师慧眼识破,亲自执导,把自己的整个感情完全投入到排演当中。不幸的是陈老师在《立秋》即将完成之际,由于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倒在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她的弟子查明哲先生(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接过老师的遗作,完成了《立秋》最后的合成。《立秋》倾注着两代艺术家的心血,体现着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最后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风格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