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省市一把手的另类述职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02:59 人民网-江南时报 |
本报记者 焦强 “李源潮书记说,我就是江苏的形象大使,一定要打扮得精神一点。”11月29日,江苏省委办公厅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他记忆中,这是李源潮首次在接受传媒采访时特地强调个人形象与江苏之间的关系。 从11月26日开始,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等来自中国14个省、直辖市的党政高官已经或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讲述本省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得失和经验。 观察家们认为14名官员的集体亮相充满着极强的政治逻辑。他们更愿意将之定义为一次“另类的官员述职”———向民众披露过去一年间主政得失的同时,这些省级高官们也在进行新一轮的亲民攻势。 省级高官集体亮相央视谈执政得失 “随着过去几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很多官员正在以个性化的角色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向民众传达各种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中央党校一位教授说,在过去,民众对此级别官员的年度工作得失只能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获取。 央视并不愿意将一个节目的策划和学者们所推导出的政治逻辑联系起来。 在《经济半小时》制片人吴晓娟看来,推出《2004中国经验》的目的,主要是想展示地方政府在解决各自面临的经济难题时所表现出的执政智慧,并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展示让各省市有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 因而,为了保证内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她对采访的一个硬性要求就是,所有被访对象都必须是该省(市)的党委或者政府的一把手。 央视的新闻稿说,央视就是想通过这个系列报道,展示2004年,中国地方政府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所表现出来的执政智慧。这些智慧,不仅给2004年的中国经济增添了一笔笔亮丽的色彩,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不懈的生命力。 但民众更关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一把手”愿意在央视上集体亮相,并回答节目中披露的问题,以及自己执政相应的得和失。 11月26日,辽宁省省委书记闻世震亮相央视,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时,这位老工业基地的掌舵者显然胸有成竹。 辽宁省委办公厅一位人士说,虽然部分采访时涉及的提问都已经提前沟通过,但还是在回答中有相当程度的即兴发挥。“不捂盖子,直面得失,并积极向公众说明政府的工作进展和所面临的压力”,是闻世震回答问题的基本基调。 这样的基调在11月27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的采访中也得到了体现。而更为外界满意的是一把手们对问题的回答,“显然比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解读出来的信息更具亲和力”。 “在我们的节目里,十几位省市领导面对我们的镜头,讲述他们面对的2004年,以及他们在创造性地化解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央视新闻通稿形容说。 政治学者们从中读出了深层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被动的施政形态正在开始向一种主动的施政形态转变。”“一把手”们从来不缺权力空间,却一度欠缺个性施政的真实表现。这是外界对官员生存环境的定义,但现在,很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被注意到,并且愿意从体制和手段上加以解决。 而出于对政治形势的关心,民众更愿意将之视为一个信号,用以标注决策环节透明化和执政得失公开化的明显进步。 官员尝试用非官方语言回答问题 按照央视的节目播出计划,在近期之内,还会有很多一把手陆续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系列节目中,很多省市一把手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得到了披露。 来自传媒的说法是,这样将会有助于避免出现“再念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局面。对于很多官员而言,在电视观众面前能否用更具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更亲和力的语言来回答这些问题,成为一个难点。 而在此次央视的节目中,已经有官员开始尝试用非官方常规语言进行回答。正如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回答民工问题时的答案,“我的体会,我长期生活在基层,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无所事事。因为两亩地一头牛,家里他的父母已经足以对付,他家里希望他成龙,希望他能够做点什么,他又事实上不能做什么,或者没有他做的机会。” 这样的话语以前几乎没有在荧屏上从一位官员的口中出现过。对于百姓而言,身居高位者能用颇具亲和力的语气阐述自己任上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本身就已经拉近了官员和民众的距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一位教授对此评论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民众并不特别苛求官员们解决问题的效果,而更看重官员们解决问题的态度。” 其他省市官员也将回答其任上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在过去一年间取得的成绩和执政智慧。 传媒业界认为,上述问题得以在电视上公开获得阐释和回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把手”们的另一次述职。有别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大而全和言词中更注重远景构思”,在目前已经亮相的几位领导专访中,他们更愿意从细节中选择一个应对公众质疑的回答,从而确保政府的工作能够获得民众的理解。 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对媒体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权力下放,地方政府权力扩大,此其一;民间权力在扩展,向大社会小政府的方向渐进,此其二。前者使得各级官员表现自我有了底气,后者则使得官员们需要赢得公众支持。 执政透明化气象 26日央视开始播出14位领导专访后,香港《文汇报》发表文章说,此间政情观察人士表示,在四中全会之后,如此众多的地方首脑在央视集体亮相,通过大众电视平台向民众畅谈执政感怀,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共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透明度的新气象,因此备受海内外关注。 而以前最为民众困惑的是,很少有官员会对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发言的内容很多,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很少。他们的讲话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而现在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江苏省委办公厅人士说,江苏省9月27日用电视直播方式让5名竞争同一个副厅级职位的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有关方面聘请了9名评委对候选人的竞职演说现场打分,又特邀150多人组成民主测评组进行现场民意测评,当场得出并公布各候选人的最终得分,普通民众对整个过程的反应十分热烈。 而作为这个举措的把关者,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央视采访中很好地作出了表率———当记者就现在最需要改革的制度是什么提问时,他直言:“我们有一些制度,约束了他们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还要靠我们的改革,改革不是一种个别能够解决的,我们要整体推进。” “官员们乐意说话而且敢于直面得失、承担责任,必须要肯定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有学者评论说。官员个性风格的显现,符合民主政治和公众需求。在如今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中国,这样的施政作风也有利于抛弃陈规旧习,符合寻求耳目一新而又上下满意的改革之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江南时报》 (2004年12月02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