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艾滋病防治向务实迈进(今日关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04:0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艾滋病防治向务实迈进(今日关注)(图)
  12月1日,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宁夏银川市南门广场观看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展览。

  (新华社发)

  同性恋群体始被关注

  卫生部门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近来,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干预工作正在中国悄然进行。

  该调查表明,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男性同性恋人数及艾滋病感染的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室主任吕繁说,男性同性恋艾滋病感染率在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吸毒。他说,男性同性恋者多性伴侣、安全套使用率低等现象,如果防控不力,艾滋病感染率很可能快速上升,并加速向一般人群扩散。

  近年来,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干预工作已在中国悄然进行。2003年,中国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8个地区对6类人群(吸毒者、暗娼、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医院匿名检测人群)开展了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率资料和行为资料,有效地补充了艾滋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9个省建立了42个行为监测点。

  据了解,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正在进行一项针对广州地区男同性恋者的研究,目前已有数十名男同性恋者报名并接受血液检测。

  目前在青岛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公共卫生人员已有37人,市财政每年安排有10万元的艾滋病防治资金,据悉,他们已经开始关注同性恋群体。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还创办了针对同性恋特殊群体的《朋友》通讯,对这些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男女感染比例上升为1.44∶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在12月1日致各界妇女的倡议书中指出,中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例已由最初的8∶1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1.44∶1,近期女性感染者数量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由于社会和生理等方面的原因,艾滋病对妇女构成的威胁远远大于男性,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在妇女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与促进中国妇女发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说。

  中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11月30日联合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1998年,中国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为15.3%,而2004年1月至9月,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比例已增至41.0%。

  “关注妇女,抗击艾滋”是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自2002年起,全国妇联与卫生部联合在全国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又于2004年7月启动了第一批在5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对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计划用一年时间,使示范妇女艾滋病防止基本知识知晓率达55%。截至今年10月底,据37个示范区数据统计,接受“面对面”宣传教育的女性达335万多人,占女性总数的23%。

  免费治疗从应急走向规范

  在中国政府出台的各项艾滋病相关政策中,免费抗病毒治疗无疑最受关注。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组长张福杰1日说:“在从零开始的基础上,免费治疗工作正从过去的‘应急反应’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中国估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根据艾滋病平均潜伏期推算,在艾滋病流行较早的地区,大量感染者已到发病期。

  2003年9月,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联大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上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向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从承诺之日起到今年6月,共有10388名患者接受了免费抗病毒治疗。

  张福杰说,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中国已确定了一种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模式。艾滋病在中国呈局部集中分布,又多位于较为贫困的农村。“对于那些连到乡卫生院取药的路费都负担不起的病人来讲,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模式,能最大限度为他们提供便利。”他说。

  在免费治疗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药物上,中国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张福杰说:“免费治疗工作刚开始时,我们可选的药物十分有限,而现在越来越多。我们的一线治疗用药已经符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治疗方案。”

  他说,下一步中国将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加强对新病人的入选、检测和病人服药效果的监测。

  谈到未来的工作,张福杰并不轻松。他说:“免费治疗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美国的抗病毒治疗指南指出,抗病毒治疗一年的成功率约50%。中国农村卫生体系薄弱、基础设施和人员能力不足,各地文化经济发展各不相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

  (本报综合新华社12月1日消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02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