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珊·桑塔格:我们时代的桑塔格崇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08:36 南方日报

  沙龙女人/侯虹斌专栏

  因为世界太混乱,公共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便频频现身,义不容辞地站起来发言了,关于9·11、关于伊拉克战争、关于虐囚、关于美国大选,她都有话要说,被称为“美国公众的良心”。于是,在媒体上便常常看见她的脸。作为一位71岁的妇人,光线打得好的时候,桑塔格很美。凛冽而清澈的眼睛,干净而安静的一张脸,仿佛飘浮着一丝幽冥之气。

  她年轻的时候一定面若桃花。

  一位学者曾在约翰内斯森听过桑塔格的讲座,感慨道:“我本来对桑塔格就很盲目崇拜,听了她的讲座之后,这‘盲目’二字就可以取消了。她果真是一位世界级的一流学者。”桑塔格36岁的时候便暴得大名。之前,她刚刚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正在准备第二部小说。但小说创造溢出来的能量,让她写就了文艺批评集《反对阐释》,几近一夜成名。想想吧,一位还算年轻的,时尚的美女,聪明惊人,并且是文艺批评家!很多男子把这位女批评家的照片贴在床头,撕下了海华丝或碧姬·芭铎的海报,把桑塔格作为自己的性幻想对象。桑塔格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以致于她把宣布自己是“蕾丝边”(lesbian,女同性恋)的决定一拖再拖,延后了几年。当她站在机场,足蹬高筒靴,就能把来采访的记者们弄得心醉神迷。

  《反对阐释》是她在38年前出版的,已被当作一部以“六十年代”著称的神话时代的经典了,左派文艺青年疯狂地喜欢上了她。在1965年与她有过一面之交的贝拉米这样描绘桑塔格:“她抽着烟,正在讲解她的‘新感受力’,把大口大口的烟雾喷到头顶上。对当时的美国小说,她一律嗤之以鼻。”

  桑塔格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甚至执导了几部电影,1993年夏天还跑去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排演《等待戈多》。不过,作为“美国最智能的女人”,桑塔格真是自负,写艺术评论,既不写她那些著名的对手,也不写她那些声名显赫的同盟:比如金斯堡、米勒、梅勒、马尔库塞。她之所以经常发表对时政的看法,是因为“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保守的美国人常因她的见解和政论,对她破口大骂,媒体甚至政界,也早已把她视为悍妇;不过,桑塔格是谁啊,只凭良知和判断力做事,她才不在乎呢。

  曾和朱大可老师谈起过女性批评家的问题,他的大意是:女作家尽有妩媚细腻型的,批评家却鲜见女性,即使有,也很男性化。想想也是。皆因评论这门玩艺儿本就是非常雄性的,何况还须兼有公共知识分子道义和责任感,就必须冲进男人的话语中心里跟他们厮杀,不凶悍能行吗?——桑塔格是个例外,她照样优雅美貌。桑塔格又不是一个例外,她身上的霸气难免让她雄化。

  看过一篇关于桑塔格《重点所在》的读后感,这个作者最后居然兴高采烈地说,第一,你一定要读苏珊·桑塔格;第二,你一定要读苏珊·桑塔格;最后,你还是要读苏珊·桑塔格。明目张胆地崇拜嘛。看看她的出镜率,就明白,言必称桑塔格已成为一种时尚,既不因为她的才学,也不因为她的公共良心,而是因为她的时髦。从大众的显学层面来说,谈论西蒙·波伏瓦已经过气,玛格丽特·杜拉斯更陈腐,汉娜·阿伦特尚未成气候,只有桑塔格、桑塔格崇拜,不晚不早,来得正好。

  本版插图选自几米绘本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