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探索建立信访处理新机制减少“进京告御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13:23 中国新闻网

  面对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信访压力,中国政府正在探索建立一种全新的信访处理机制,以逐步减少那些常常聚集在国家机关门口申冤的上访人数。

  千百年来,中国百姓习惯于“进京告御状”,申诉冤情。中国共产党1949年执政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信访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老百姓的这种申诉权利。来自国家信访局的消息表明,近几年来,直接到北京向中央政府部门上访的群众数量不断增长,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本应该首先向地方政府申诉他们的冤情。“当前来京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道理的,还有80%以上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认为,地方政府没有提供应有的帮助是导致来京上访人数增多的重要原因。

  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从去年到今年,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多次做出指示,要求不同地方和部门之间加强配合与协作,逐步形成一种“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大信访格局。目前,“中央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建立。该联席会议包括中央办公厅、国家信访局、北京市政府等28个部门和单位。根据目前群众来访反映突出的问题,联席会议成立了5个专项工作小组(农民土地征用问题是其中之一),每个小组设有具体负责人,并每月定期举行会议。

  司法机关一直以来都是信访投诉的主要对象之一,最高法院和公安部从去年开始就对信访举报积压案件进行集中清理。去年8月,最高法院还出台了中国首部《人民法院规范和完善申诉来访制度的若干规定》,以解决信访难、申诉难的问题。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省级和大城市政府都被要求派驻工作小组在北京,他们的使命就是尽力当场解决外地来京上访者的问题,负责对来自各自地区的信访人员进行分类登记并落实到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努力劝说上访者早日回乡。

  现行信访体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被认为是制约化解信访矛盾的瓶颈。信访机构通常只负责登记和转发有关的信访案件,缺乏充分的授权要求有关部门落实解决,这导致大量重点和难点信访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全国人大常委会信访局副局长贾若愈表示,他们经常要就有关信访案件发函给地方司法和行政机关,但回函率非常低,去年的回函率还不到一半。

  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了相关文件对信访案件的接待和处理做出了明确责任规定,包括将信访工作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以及惩罚那些在处理信访案件中渎职和失职的官员。

  中央政府的重视和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使地方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尝试建立更为有效的机制来处理日益增多的信访案件,争取将信访问题在基层解决。

  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召开由人大代表、有关专家、官员和当事人参加的听证会,依法、公开确定长期重复信访案件的合理性;而广东省则试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来解决问题,2004年初,广东省将公开选拔产生的12名将要走上副厅级领导岗位的干部抽调到省信访局直接面对信访群众,并表示将形成制度化;地处中原的河南省不久前有687名省直属机关的官员背上行囊,带着1622个信访案件奔赴全省各地,开始为期三个月的主动“下访”。

  不少地方立法机关也创造性地将信访工作纳入自身的工作范围:地处中国西南的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将群众来信来访作为人大立法和执法检查的重要来源;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则将信访工作作为监督考核政府官员和司法人员的重要依据。

  在今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他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信访工作确定为人大行使监督的途径之一。

  今年8月28日,国家信访局邀请专家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与会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人日益关心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增长的信访案件是这种变化的自然结果,目前情况下有必要保留信访制度,但对如何改革信访制度看法不一。专家们强调,妥善解决信访问题对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当像对待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那样重视信访工作,才能够找到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出路。(;作者:赵磊姜殊卢波)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