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梅林又闻旧曲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02:0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最近,省黄梅剧院小剧场又热闹起来,原汁原味的黄梅戏曲调悠扬动听,夺人心魄———省黄梅剧院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正紧锣密鼓地整理拍摄一批传统黄梅戏舞台艺术片。这次正在拍摄的剧目有《孝子冤》、《清风亭》、《罗帕记》、《打金枝》、《孟姜女》等曾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目。拍摄这些传统剧目绝不是炒剩饭,而是培植观众,普及精品,从而推动黄梅戏的普及,是对弘扬民族文化富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众所周知,黄梅戏是我省值得骄傲的艺术品牌,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已经成为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在海峡两岸,在西北高原,在东北的深山密林,到处都可以听到黄梅戏优美的曲调,到处都可以找到黄梅戏的知音。但是,黄梅戏的广泛影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历史上为众多观众、听众所喜爱的剧目反复演唱所积累而成的社会影响。譬如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和《女驸马》曾无数次在舞台上演出,在电影银幕和广播上播放,所以为几代人所熟悉,其中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尤其是“满工对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几乎天南海北、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卡拉OK几句。

  黄梅戏面对新的世纪,如何继承?怎样创新?这决不仅仅是由黄梅戏行当中的人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问题,艺术是需要人来欣赏的,演戏需要观众来观看,来模仿。广大观众接受、喜爱与否是最好的试金石。没有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一出戏就不会有生命力,一个剧种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黄梅戏的辉煌历史可以说是观众和黄梅戏演艺人员共同创造的。

  我们在提倡创新的时候绝不能忽视继承传统。继承和创新看起来是对立的,其实又是相互依存的,它好像是我们走路的两条腿,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如偏废哪一方都会出现偏差,在这方面,我们曾有过很多深刻的教训,简单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忽略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忽视群众的口味,急功近利、盲目改革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观众不接受,市场不认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这已是被无数次事实所证明的真理。

  黄梅戏虽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舞台演出并不景气。省黄梅剧院根据对市场分析,黄梅戏的传统老戏很有市场,素称36本大戏,72本小戏,这些是我们的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的艺术财富。省黄梅剧院决定在舞台演出之外,另辟蹊径,沉下心来,从培植市场入手,弘扬黄梅戏的优良传统,系统地整理拍摄一批传统黄梅戏舞台艺术片。前年,拍摄了14本传统戏的舞台艺术片,发行情况很好,特别是老戏《渔网会母》、《乌金记》等发行最为火爆,深受群众欢迎。今年,剧院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又选择拍摄《罗帕记》等艺术风貌各异的15台黄梅戏舞台艺术片。过去,黄梅戏以好听好看为特色,很少涉及武戏。这次剧院打破常规,演出了涉及武戏内容的《三请樊梨花》,让观众看到黄梅戏在清新美丽之外的另一面。舞台艺术片的主要演员全是由剧院自身的人员来承担的,这样一来,通过艺术片的传播,可以让观众能品尝到高品质的、原汁原味的传统黄梅戏,让广大观众看到艺术明星的风采,同时,也让青年演员得到更多演出实践锻炼。

  目前,省黄梅剧院上下齐心协力,正在全力以赴地拍摄,预计在春节前后,能给热爱黄梅戏的广大观众送上一顿传统艺术的大餐,让他们一饱耳福眼福。江松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