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湘剧究竟面临怎样的尴尬? 痛心湘剧成了边缘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08:52 新华网

  据东方新报12月3日报道“大家都振作起来,不要让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湘剧在我们手里断气!”日前,湘剧泰斗董武炎在其八十岁寿宴上,对前来祝寿的湖南戏剧界同行动情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昨日上午举行完“董武炎从艺七十周年研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湘剧的现状,董老先生声泪俱下地说:“现在湘剧成了边缘艺术,我好担心啊!”

  湘剧究竟面临怎样的尴尬?湘剧人又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振兴与发展湘剧的出路何在?带着这一连串疑问,记者开始了寻访之路。悠久的湘剧历史

  湘剧是湖南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逐步向善化(今长沙、望城两县的南部)、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茶陵、湘阴诸县发展而来。史载称:“明洪武三年,朱元璋择封第八子为长沙王,建吉王府养伶人于府,又常邀民社献艺,曰湘乐。13年后,张献忠攻克潭州焚毁王府,伶人遁入民间搭班觅食……”由此可见,明朝开国时就有了湘剧,且不仅有官办,而且在民间也十分活跃。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湘剧的高腔、低牌子、乱弹、昆曲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

  湘剧的历史剧目非常丰富,大小剧目达1155个,其中高、乱声腔的剧目占98%以上。湘剧的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系艺人创作和改编而成。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

  湘剧传统剧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创作的《龙舟会》和杨恩寿创作的《坦园六种曲》,其中《桂枝香》、《再来人》两出为清代剧评家吴梅所推崇,《桃花源》、《麻滩驿》、《理灵坡》三出取材于湖南的地方历史和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建国后,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了挖掘整理,上演剧目由200多个增至400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320多个,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等60多个剧本,其中《拜月记》、《生死牌》被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冷清的湘剧现状

  解放后,在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几代湘剧人的共同努力下,湘剧曾演绎过辉煌。曾记得,湘江河畔、斑驳不堪的茶楼里,人们时常可以听到班鼓声和锣鼓点子,大家在咿咿呀呀中洗去劳动的疲惫,感受着湖湘文化的粗犷和浪漫。几年前,《布衣毛润之》、《马陵道》、《铸剑》等剧目相继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大奖。可是近三年来,湘剧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艺术大奖的名单中都没有“挂号”。与火爆的长沙歌厅文化相比,湘剧显得异常冷清,在田汉大剧院、湖南大剧院等大型的剧院更是难觅其踪,全国三大戏窝子之一的“南馆剧场”也不再有湘剧剧团演出。董武炎带着忧伤的神情告诉记者,现在的独生子女是湘剧未来的观众群,而现在年轻人的休闲方式却被流行音乐、偶像剧、电子游戏等占据。“原本是主流的戏曲文化现在成了边缘文化。湘剧院每次在市内的演出都无人喝彩,演出场地也被歌厅、酒吧占领。湘剧演员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如一个三流歌星唱几首歌的酬劳。演员的付出与回报根本无法对等,这势必会导致一些好演员改行。”说这些话的时候,董先生的眉头始终紧锁着,“造成现在的局面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创作队伍日渐减少,一些懂戏剧的老作家相继去世,优秀的、能写戏的作家越来越少。”

  最后,董武炎呼吁媒体都来为湘剧鼓与呼,给湘剧更多的展示和发展空间。(编辑 吴瑶)(来源:东方新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