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振宁“叟言无忌”说“博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09:33 今晚报

  11月22日下午,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特邀报告会上,杨振宁评论当今的博导制度,他说:“为什么一个讲师就不能带研究生呢?讲师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这样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的年轻人是带研究生最好的人。”

  中国有个成语,叫“童言无忌”。意思是说,不谙世事的顽童口无遮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成年人,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学者,讲话是该相当注意把握分寸的。然而,近段时间,杨振宁好像打破了只有童言才可以无忌的这个陈规旧习,这位82岁的老先生堪称“叟言无忌”,说起话来“心直口快”了。先是他在回答学生提问时的“一问三不知”,不怕别人笑话堂堂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也不懂那也不知道,连说三个“不知道”。现在,先生继续发扬“叟言无忌”的精神,再度出语惊人。

  杨振宁先生的这番向博士生导师制度叫板的言论,是有感于杨福家院士针对近几年高校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特别是诺贝尔奖百年历史是年轻人的创业史而发的。

  搞科研,年轻学者是主力军。培养研究生,同样是工作在一线的年轻学者的重任。然而,我国现行的博士生导师制度恰好颠倒过来,不熬到一定年限、一定职称、一定威望,一句话,没有相当的资历,甭想染指博导这个神圣的职业。杨先生拿他自己打比方,承认自己这个年龄早已不再处于科研第一线,失去了最佳的创新机会,所以不适合带博士生了。试想,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自言不是永远的称职博导,更何况望其项背的那些年迈的博导们了。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好,冲刺诺贝尔奖也罢,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个如何运用知识搞创新的问题。知识不能创新,就好比吃进肚里的食物不能被自己的胃有效地消化一样,根本变不成有用的东西,更谈不上成为一种独立创新的能力。我们现在的大学不少,博导不少,可是,真正能够谈得上凭借自己的知识进行创新的人,实在很有限。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世界一流大学、诺贝尔奖,只能成为我们的一个梦想。

  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选拔制度,总起来说还是惟资历是举,使得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学者不得不和博导资格失之交臂,进而影响了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据媒体报道,近日,不少高校教师为评职称,限于名额有限,不得不跑关系、找指标。可想而知,我们的职称不是根据实际水平的人数确定的,而是由机械性的年度名额确定的。一个年轻学者“熬”成博导的时候,恐怕早已错过了创新能力的最佳时代,再去带研究生,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发挥余热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