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积极稳健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11:20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日召开会议指出,“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即将退出,取而代之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将于2005年全新登场。 7年“积极”功不可没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决策,积极财政政策正式登台。其标志性的一点就是,当年增发长期建设国债1000亿元。此后,连续4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近几年经济增长促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增长。 ———保持了进出口稳定增长。 ———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 ———建成和开工兴建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是用高国债、高财政赤字的方法,拉动国内经济。但如果财政赤字长期高位不下,加上一些地方隐性财政风险,就容易诱发财政风险。自2002年起,财政赤字跃居3000亿元以上,并接连创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连续3年,我国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都逼近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3%。 事实上,国家近两年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已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自2003年起,我国当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开始缩减,比2002年缩减100亿元,2004年又缩减300亿元。 财政政策转向理由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启动后,政府财政支出就应相应减少。我国的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正是顺应了这一变化。 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取决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近两年来,我国社会投资明显增快,尤其从去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也持续攀升,国家财力充沛。据预测,今年财政全年增收将高达5000亿元以上。这一系列变化,给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创造了合适条件。 稳健财政政策登场,标志着国家在经济政策调整上迈出重要一步。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既不扩张,也不紧缩,在预算收支上“有保有控”,保持基本平衡。 更值得期待和关注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在明年首度携手,这一“双稳健”之举,将协力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据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