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在桥那边—记高雄杨煦老人和他的育幼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15:49 新华网

  新华网台北12月3日电 (记者赵卫、林甦)对于那些孤儿们来说,晃晃悠悠的铁索桥那边,就是他们的“家”。

  台湾高雄私立育幼院位于一块孤零零的坡地上,前面是深深的溪谷,一道长长的铁索桥连着外面的世界。这桥对住在这里的孤儿来说,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接,也是从不堪走到美好再指向希望的纽带。

  这就是育幼院创办人杨煦老先生的初衷。这位来自祖国大陆、至今仍操着一口浓重山东口音的老人,在南台湾高雄县六龟乡的大山里为孩子们工作了近50年。现在,年逾九旬的他还在为育幼院收养的92个孩子操劳着。

  上世纪中叶,青年杨煦顾念这里一些由于贫困、疾病、家庭变故等原因成为孤儿的孩子,而创办了这所育幼院。他要为这些自小失去怙恃的孩子建一个“家”。在他的呵护下,孤儿们不仅衣食住无忧,而且还在歌声中学习、劳动、成长。半个世纪来,他和夫人用自己的双手和爱心,承担起了近800个孩子的未来。

  杨老先生戏称妻子林凤英是“这个院落里身份最多的一个人”:在讲台上,她是老师;在伙房时,她是厨师;在幼儿需要照顾时,她又是保姆。长期的积劳成疾,使林女士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而杨煦老人则将自己全部的青春理想都交给了这山,这水,注入了一拨拨孤儿的心田。

  1977年,在高雄的一个菜市场内,一个没有双手和右脚的弃婴被送到杨煦这里。20余年后,岛内多了一位远近闻名的、能用脚持笔作画的青年女画家杨恩典。残疾的弃婴因此拥有了一个并不残缺的童年。林凤英像妈妈一样呵护她,小恩典没有感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她问:妈妈,我还小,所以还没有手。等我长大后,两只手就长出来了,是不是?林凤英一阵心酸,她要更加用心,让这个可爱的孩子在母爱中长大成人。有一件事令杨恩典至今难忘:小时候有一次她发烧鼻子不通,林妈妈为了让她感觉好一点,用嘴帮没有双手的她将鼻涕吸了出来。至于用仅有的左脚学画,林妈妈更是倾注了难以历数的心血。

  童年失亲是人生极难抚平的创伤。如何才能让孩子走出阴霾?杨煦夫妇想到了音乐。早年毕业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杨老先生四处延请名师,经过数十年努力,这个育幼院的合唱团在岛内已经小有名气,多次获得歌唱比赛的奖项。谈及此,杨煦一脸欣慰:曾有一个来自“音乐之都”奥地利的儿童合唱团到岛内访演,当这个专业的儿童合唱团看了育幼院孩子的演出后,团长说,奥地利的小朋友歌唱是用嗓子——他们是在表演,而育幼院的孩子们则是在用心灵歌唱。

  爱心在这里滋长、收获。现在时常举行画展的杨恩典会经常回到她在铁索桥那端的“家”,为育幼院义卖筹款。从这个“家”走出去的不少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他们都忘不了那长长的铁索桥,忘不了自己的“家”。有的人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家”里,为那些和自己命运类似的孤儿尽一份心力。

  记者结束采访走出育幼院时,一个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刚刚走下铁索桥。孩子腼腆而礼貌地说着他在育幼院的生活和学习,一张稚气的脸上漾着平和而充满善意的笑。铁索桥那边又是一群放学回“家”的姑娘,她们略带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人人脸上都浮现出同样平和而善意的笑,看上去灿若山花。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