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五年来我国国民的率持续走低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15:59 新华网 |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2004)》结果于今天发布。该调查显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媒体多元化发展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2003年比1998年下降了8.7%,连续调查结果显示,五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而高新技术的崛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影响并逐渐改变了媒体格局和人们阅读习惯,网络有望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竞争对手。 “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是为全面了解我国国民的阅读与购买倾向的现状与变化趋势而进行的一项连续性、公益性大规模的基础性国家工程,该调查项目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每两年进行一次。 本次调查是继1999年、2001年之后的第三次,调查的时间是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与上次相比,本次调查将样本地区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20个,有效样本数量由上次的4600个增加到6000个,对出版发行集中的地区的重点调查扩展为10大城市。调查范围全面覆盖了图书、杂志、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出版门类,分析比较了近两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目的、阅读兴趣、阅读偏好、购买行为,以及各类出版物市场容量等,还对近期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表现为: 1.我国以图书和报刊为主的出版物自费购买市场已经形成,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我国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各类出版物的年平均消费额为报纸54.04元,杂志21.56元,图书43.67元,录像带2.55元,VCD26.52元,DVD8.06元,FD(计算机软件)1.47元,CD8.99元,盒式录音带5.21元,CD-ROM1.94元。与上两次调查相比,其中图书和DVD等的年人均消费额在持续增长。 此外,本次调查还表明:城镇居民图书和DVD的年人均消费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村居民在报纸、杂志、图书等印刷媒体和CD、DVD等新光电媒体上的人均消费额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高新技术的崛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影响并逐渐改变了媒体的格局和人们的阅读习惯 同上次调查相比,对各种媒体的接触率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电视、报纸和图书,但VCD(DVD)的接触率从上次调查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上网从上次调查的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七位;而杂志、广播分别从上次调查的第四、第五位,降到第五、第六位。除了电视保持增长外,通过报纸、广播等媒体了解时事新闻的比例都有所下降,而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的比例提高了4.6%。每天早晨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的网民比例占网民总体的比例已经达到13.8%。 调查表明,拉动VCD(DVD)接触率排名上升的主要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对VCD(DVD)接触率已上升为第三位,超过了对图书的接触率。此外,2003年,有8.3%的人使用过电子出版物,超过了两年前调查4.4%的使用率。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因特网有望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竞争对手。 3.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多元化成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 通过三次追踪调查我们看到,五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以识字者总体样本计算,2003年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下降了9.6个百分点。 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成为国民阅读率总体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在基本不读书的人群中,选择没时间读书的人为50.6%,超过了一半。没时间读杂志的比例也在提高,有32.3%的人是因为工作学习太紧张,没时间读杂志,而由于文化程度低,阅读有困难的比例在下降。 国民总体阅读率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的多元化形成了众多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市场的分割。虽然传统的图书在传播知识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杂志在专业性、生活服务和流行时尚等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新兴的声光电媒体和网络在信息传播、休闲娱乐以及快捷便利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方面正在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4.阅读目的功利实用性走强、知识性减弱,消遣娱乐性凸现 从三次调查中,我们发现5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的功利实用性目的走强,知识性目的减弱,追求消遣性和娱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即使在农村,居民读书目的的实用性也明显增强。 2001年的调查结果曾显示出我国国民读书目的的实用性、功利性走强,消遣娱乐性减弱的迹象,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存竞争环境及其压力对人们的巨大影响。而综观五年来的变化,人们读书的消遣娱乐性目的逐渐回归,这不仅表现在读者的读书目的上,也表现在图书消费上。例如,在2003年读者最喜爱和已购买的图书总类的调查中,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均排在了第一位;在已购的文学类图书中,言情小说从1999年的排名第四,下降到2001年的第十,2003年重又回到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由于“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和“消遣娱乐”功能并不是图书出版物所单独具有的,因此我们估计,在今后的日子里,其他媒体(如电视和异军突起的VCD(DVD)等)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有限的闲暇时间,我国国民的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5.出版物分销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新华书店仍是出版物销售的重要渠道 新华书店仍是出版物销售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图书方面,新华书店仍是国民购书的首选地点,但出版物分销市场已经形成了新华书店、书报摊、集个体书店、邮局、商场超市、网站、音像商店、街头小商贩等在内的多种流通渠道。 6.盗版出版物购买率呈现起伏态势,农村男性购买率增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购买盗版出版物的人数比例为46%,这一比例与2001年45.8%的购买率基本持平,比1999年的43.1%增加了2.9个百分点。但农村居民中购买过盗版的人数比例则比1999年和2001年都有了增加。 此外,调查表明,盗版音像制品是人们的主要购买对象,其次是盗版图书,盗版的教材教辅和计算机软件排在第三、第四位。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可随时买到想买的出版物是当前盗版出版物还不能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7.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版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2003年我国的出版业虽然受到“非典”影响,部分经济指标有所下降,增幅比2002年有所减缓,但“非典”过后不良影响慢慢消除,重要经济指标依然比上一年有所增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 课题组负责人郝振省表示,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是出版物市场调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调查,通过全面的读者调查,可以了解国民的阅读与购买兴趣、偏好、方式、需求、行为等基本状况和变动情况,分析、总结国民阅读与购买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制订有关出版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出版单位的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有针对性制订选题计划、组织营销等提供市场参考。(陈方)(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