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宪法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17:55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田雨、李薇薇、沈路涛)2004年4月1日上午,当强制搬迁的人员来到63岁的北京老人黄振沄家时,老黄拿出一本宪法单行本进行抵制,其中一页被特意折起一角,蓝色圆珠笔划出一句“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靠着这件“武器”,老黄使他的那座建于清朝的院落暂时保留下来。 就在此前的18天,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其中新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老黄着重划出来的“第十三条”。 如果说几年前,提出“宪法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还称得上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在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宪法正日益走进生活,宪法的权威受到人们的尊重,人民群众运用宪法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提升。 回顾2004年,从年初到岁尾,中国的老百姓对宪法以及围绕宪法的修正、实施,始终热情不减。春节过后不久,就对即将召开的“两会”给予了“高密度”的关注,而“修宪”一词,更是频繁见诸各种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人权入宪”“私产入宪”……“两会”还没有开幕,老百姓们已经热烈地参政议政了。 新华网3月5日至10日开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问题的网上调查显示,44.46%的网民认为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最重要的意义是“更有利于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以及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执法行为”。 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教授陈涛认为,这说明公众对人权理念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大家对政府和公职人员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权表示出很高的期待。3月14日下午,当宪法修正案获高票通过时,也引来社会的一片好评。浙江新中化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德良兴奋地说,“以后,只要我们自身正,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随意剥夺我们的财产,如果乱来的话,我可以告他违宪。” 大连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4000册飘着油墨香味、定价4元的宪法单行本,刚一摆上书架就销售一空。面对热情的读者,书店承诺尽快加货。不少市民表示,“学法更是为了用法。” 早在2001年8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沿用宪法有关公民教育权的规定,对一起盗用他人名字上学的案件作出判决。依据宪法伸张了正义的是山东省滕州市一位叫齐玉苓的普通女工。她发现,9年前在考试中落选的一位同班同学冒用自己的名字上了自己报考的学校,自己却因此与升学失之交臂。1999年2月,齐玉苓以自己姓名权和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将当事人、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滕州八中、滕州市教委告上了法庭。 齐玉苓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官司。同时,这起诉讼也成为我国第一起将宪法性权利直接作为法院裁判依据的案例而受到广泛关注,有些对宪法的误解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论者言:它开创了法院引用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先河。 宪法的生命在哪里?在于它的普及,为广大民众所认知、所掌握;在于它的神圣,获有对全社会普遍的感召力、征服力。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杨伟程认为,“把宪法修改好、完善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培养起来,让宪法真正步入我们的生活。” 自去年以来,“孙志刚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促使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安徽省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排斥在公务员队伍之外,引发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中国现行公务员录用标准的质疑;四川一名大学生因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在宪法日益成为规范政府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最终依据的实践中,越来越多公民的宪法意识正因此被一点点唤醒。 随着宪法意识的提升,老百姓们更进一步关心:谁来监督宪法的执行?如何确保法制的统一和完备?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在与网民对话时表示,我国的宪法监督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来实施监督的。为了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全国人大法工委增设了一个备案审查室,它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如果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存在违反宪法或者违反法律的情况,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来。” 对宪法而言,卢梭说:“这种法律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今天,当宪法确实成为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最终依据的时候;当公民从实际生活中认为它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当人人能够意识到自身是法律的被保护者,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保障权利的实现时,这部根本大法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权威性,从而推动着我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建设,真正让一切权利都归属于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