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能把老人作为“包袱”甩给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4日00:19 红网

  近日,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华人孝亲敬老研讨会”上,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关锐煊教授公布了一份《老、中、青三代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厦门、西安、香港的孝道实践研究》调查报告。根据该调查报告,北京人“孝心”最强,而上海人“孝心”最弱。在14类82个问题的调查中,“期望政府支援长者的”认同度最高,达95%;认为“社会人士应照顾父母”的,占87%;认为“照顾父母”是理所应当的,占85%。只有2%的人认为应该“照顾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新闻晨报》12月3日报道)

  笔者读了这则新闻后,真有一种痛心感。怎么我们的社会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对老人的关爱程度越差。老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子女们的一个负担,竟然有95%的接受调查的人认为老人应该由政府去管,我觉得这种观点很不可思议。从主观情感来讲,我们应当承担养老的义务。

  父母为抚养孩子,可以说是费尽了心血。孩子是父母掌上的明珠,未来的希望。俗话说“要知父母心,怀里抱儿孙”,就是说当你抱上自己的儿孙们百般热爱时,才会体会到自己年幼的时候做父母的是如何疼爱你的。养育子女,是父母们应尽的责任,那么,孝敬和赡养老人则是子女们的义务。《孟子·梁惠王上》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人们在尊敬自己的父母的同时,还要尊敬别人的父母。作为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要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父母,不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包袱”甩出去。

  另一方面,政府的财力物力是有限的。政府是由具体人组成的政府,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就我们这样有十多亿人的泱泱大国来说,仅鳏寡孤独的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可以说都是政府难得一一管过来,当然就难得照顾周全。在实际困难面前,咱们后人还能允许95%的人把自己的老人作为“包袱”甩给政府吗?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目前,政府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

  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咱们中国养老的最佳选择还是以家庭为主。无论从传统习惯,还是从国家财力,都说明这是基本的养老方式。如果单从传统道德看,说得过激一点,不应该把什么都用经济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老人都不愿养活,家庭的传统含义在某种意义就会变味。我想,如果我们拿出热爱自己子女一半的心去对待老人,老人可能就很知足了。

  热爱老人,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愿这一传统美德不敢失传。笔者认为,当国家的财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将养老纳入新的模式进行管理,但目前还很不现实,只能作为一个问题呈现在咱们面前。(稿源:红网)(作者:陈旭)(编辑:闵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