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能钙事件一个多输的结局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08:45 南方都市报 |
推荐 卫生部昨日通报了“巨能钙含过氧化氢(双氧水)”的调查结果,认为按照巨能钙的推荐食用量,产品中的过氧化氢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可以说,这个调查结果为沸沸扬扬近20天的“巨能钙”事件暂时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从表面上来看,事件由于有了“权威”的结论,相关各方终于可以从争论的泥潭中走出来,各安天命。而事实上,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博弈,其结局只能称之为“多输”。 无论科学是否能最终证明巨能公司的清白,该公司显然是这次事件最直接,也可能是最惨痛的损失者。可以想见,即便卫生部以其权威的声音宣告了巨能公司的“清白”,这次事件造成的消费者信任危机却不容易在短期内消弭,巨能公司的品牌价值可能仅仅因为一次“媒体运动”而受损,公司的正常经营也受到影响。 作为事件的揭露者和推动者,媒体的公信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损害。如何在发扬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与建立适当的法律约束机制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显然将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和公共管理实践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果说在这次事件中,企业与媒体两败俱伤的话,某些监管部门恐怕也难以轻松起来。我国目前食品药品市场的发育在某种意义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来说,这个阶段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管制食品药品市场的法律不尽完备;第二,没有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管制机构,缺少明确的科学标准和严密的生产审批程序;第三,食品药品行业缺乏行业自律,伪劣假冒产品层出不穷;第四,食品药品领域的相关利益者尚未建立成熟的共同治理机制,消费者利益被严重忽略。 虽然历史的阶段性难以超越,但我们的监管机构有自己的“后发优势”:只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积极责任政府理念,应该能够建构以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监管能力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然而,最近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不能不说给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公信力敲响了警钟。 至于广大的消费者,他们那颗脆弱而疲惫的心再次受到折磨。不管这次事件的走向究竟如何,连带前期发生的多起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以及客观上存在的令人忧虑的食品药品市场环境,所有这些,都已经对消费者的身体和信心造成了打击。更让人遗憾的是,在本该由消费者、企业、政府、媒体四者构成的管制体系中,消费者成了失语的一方。他们的损失又该向谁索要呢? (本文为《新京报》今日社论,作者李丹阳,本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