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底猎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09:47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本报综合报道 卡梅隆是美国好莱坞的大导演,著名电影《深渊》、《未来战士》和《异形》都是他自编自导的。他酷爱深海潜水,差点还付款两千万美元乘坐俄罗斯的航天飞机上了太空。以下是他对自己拍摄《泰坦尼克号》动机的“自白书”。

  为了潜水而拍摄电影

  我必须向读者们招认,我之所以导演电影《泰坦尼克号》,是因为我当时认为可以借此与电影公司达成协议,让我潜水到海底拍摄躺在北大西洋海底3810米处的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我是个特别喜欢深海潜水探索沉船的人。事实上,在我眼里拍摄电影的重要性只处于第二位。因此,当我打算拍摄一部新电影时,我选择了将潜到泰坦尼克号作为一种市场噱头———然后电影公司买下了我这个噱头。

  我当时提出,潜水活动要在所有电影布景和聘请演员之前完成。因为深海潜水毕竟十分危险,这样一来即使我在潜水过程中身亡,电影公司也不会遭受太大损失。

  1995年9月,我们乘坐两艘俄罗斯MIR型潜艇深入北大西洋的海床进行了12次潜水。我们携带了一个遥控操作装置“探测狗”,在泰坦尼克号残骸周围拍摄电影胶片,作为日后制作电影的材料。即便如此,让“探测狗”进入沉船内部仍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最终人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泰坦尼克号内部都是人工制作的。

  在最后一次潜水时,我的好奇心战胜了判断力,我们操控“探测狗”进入了船内的楼梯。我永远忘不了探险时的那种战栗和惊讶之情。机器的灯光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木制工艺品、镀金的豪华装饰灯甚至还有大理石壁炉。泰坦尼克号内的典雅至今犹存,藏在深海下的残骸中。

  感染了探险的“病毒”

  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被那种深海探险的“病毒”感染了。在《泰坦尼克号》电影获得巨大成功后,我发现自己对在好莱坞拍电影的兴趣越来越小了,相反,我愈发地喜欢到深海拍摄和探险。2001年,我重游泰坦尼克号沉船,使用最新的三维数码摄像系统拍下残骸的立体照片。最后,我把这些资料又制作成了一部电影:《深渊幽灵》,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通过数码技术制作的Imax三维电影。

  从那时起,我和同伴们又进行了4次深海“远征”,包括探索北大西洋海底4876米处的德国战舰“俾斯麦”号,还有许多次到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脊和东太平洋的探险。过去3年来,我有整整7个月是在海上,并且进行了41次深海潜水。我是一个有家室的人,有4个孩子。深海潜水的确危险性极大,但是我在家庭和危险性两者之间处理得还算不错。

  无论何时,当探险者进入“敌对的领域”时,无论是太空还是海洋,我们的生死都是由机器设备来决定的。当一个舱门被关上时,我脑海深处总会有这样短暂的想法:“也许这次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阳光了。”我每次进入潜艇时都会说一句:“阳光下再见。”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一句祈祷,祈祷我们能够从无尽的黑暗中重回海面。众所周知,海洋是反复无常的,她可以送给探险者最不寻常的礼物,也可以毫无预警地将我们这些人带离人世。

  我看到了许多“怪物”

  人类对海底探索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了,但是海洋的黑暗中仍然有着许多神秘的东西。深海潜水活动教会了我一个真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每次的潜水我都会见到一些从未想象过的东西:直径2.1米的透明水母,粉红色的章鱼……好莱坞那些人造的东西绝对比不上这些百分百真实的“怪物”。

  与海洋相比,太空是真空地带。所谓的探索太空,实际上意味着探索太空中的某个特定物体———行星、卫星和彗星。因此太空可以称作一处樊篱,一处海洋,你必须穿越它到达某处,然后再进行探险。

  人类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探险是1972年的阿波罗17号的探月任务。在那之后的32年来,人类都没有到达过离地球很远的地方,都没有走得更远一些,只是坐在航天飞机里在地球的低轨道飞行。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在火星登陆期间,NASA网站的点击率高达110亿次。NASA至今还为此感到不解,为什么人们比关注国际太空站更关注两个探测器呢?我想,因为后者才算一次新的探索。

  探索意味着前往某个地方,而不是一直绕圈子。但是到月亮或者火星这些地方代价非常昂贵、旅程非常危险。

  探索并非奢侈品

  就在前阵子,NASA的策略发生了变化,在美国总统布什的指令下,他们正在策划一个全新的人类地球以外的探险计划。费用的确非常昂贵。往返于太空与地球之间的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建设运行费用大约占NASA150亿美元年度预算中的80亿美元。等到空间站2014年完成使命后,这80亿元就能够用于火星“开发”方面了。

  而且,在私人航空界方面也开始有了进展。伯特·鲁坦的私人飞行器赢得了安萨里X大奖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的成功证明了小公司在将来也可以在人类航天界占有一席之地。

  每个人都会谈及上太空的高昂费用。但是不上太空将要付出什么代价呢?如果没有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太空赛跑,美国的经济发展会如此迅速吗?如果我们不是为了计算前往月球的飞行轨道,能发展出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吗?

  探索并不是一种奢侈品。它让我们组成了一个文明社会。它直接或者间接地让社会上每个人受益。还等什么?出发吧!(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