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乌克兰大选纷争背后:一天报酬10美元的示威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10:10 新华网
乌克兰大选纷争背后:一天报酬10美元的示威者(图)
尤先科的支持者顶着严寒在基辅的市中心安营扎寨

  自11月21日乌克兰第二轮大选出现纷争开始,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卢宇光和他的俄罗斯摄影师就一直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采访。当《新民周刊》在12月2日与他电话联系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记者边咳嗽边抱怨说:“真不想待下去了。”因为在他看来,乌克兰的这场大选闹剧上演了太久,愈发像一出独角戏。

  记者:在21日乌克兰举行第二轮总统大选时,西方的民调显示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遥遥领先。可翌日的计票结果却是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获胜。于是,尤先科的支持者在首都基辅以及其他大城市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认为选举存在舞弊。你到基辅时,正好是示威活动刚刚开始吧。

  卢宇光:是的。我当时也怀疑亚努科维奇一方在选举中存在舞弊,所以才赶到基辅一探究竟。但位于乌克兰中西部的基辅,是一座完全倒向尤先科的城市。因此,我的所见所闻可能只是反映了乌克兰中西部人民的想法,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乌克兰的民意。事实上,在乌克兰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势力非常强大。乌克兰全国27个州中有17个州站在亚努科维奇一边,支持者主要是农民和工人。另外10个州力挺尤先科,支持者大多是城市里的白领和青年学生。所以从全国而言,亚努科维奇的支持率略占优势。

  记者:尤先科阵营在基辅的集会活动是乌克兰国内最大规模的。不仅是当地人,很多中西部的乌克兰民众汇集与此,要求改变选举结果。现在乌克兰天寒地冻,我从你电话里的声音中听出你也感冒了。那么,这些尤先科的支持者在广场上一待就是十几天,他们是怎样支持下去的?

  卢宇光:尤先科支持者的示威活动是有组织的行动,他们幕后有西方财团的支持。

  12月1日,我在国会大厦前见到一位50多岁的示威者。他以为自己是在总统府前抗议,因为他并不是基辅人,而是来自西部,有人用车把他送到这里。一天的报酬是10美元,十多天下来就是100多美元,相当于他3个月的工资。示威者都住在临时搭建的登山帐篷里,内有10个铺位,3个人共用一个铺位,24小时轮流休息。他们还有发电机等一些设备,大多都是西方提供的,因为我在上面看到了瑞典、德国等国家的产品标志。

  伙食吃得也不错,有专门人员负责供应一日三餐。刚开始的时候,只要戴着橙色袖章(表示尤先科阵营),就可以饱餐一顿。我的摄影师就这样蹭了好几顿。但现在不行了,示威者的管理更加严格。他们分组管理,每个组长都有名单。而且,示威者的分工非常明确。有人打鼓,有人喊口号。但这些人如今喊得也不太认真,干脆用录音机播放“尤先科,尤先科,亚努科维奇下台”的口号了。

  记者:针对这样的局面,当地人的反应如何?基辅这座城市在大选风波中受到多少影响?

  卢宇光:其实,目前还坚持在广场上集会示威的人大多来自基辅以外的中西部地区。当地人也有参加过游行的,但他们没有报酬,所以现在都回去干活了。这些人参加示威活动并不是喜欢尤先科,而是讨厌亚努科维奇。这次俄罗斯的动作太大,反而在乌克兰民众中造成逆反心理,毕竟中西部民众更希望融入大欧洲。

  目前,基辅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处于瘫痪状态,市中心的道路根本无法通行。而当地警察和示威者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往往袖手旁观,对示威者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别让我为难”,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一起流血冲突。

  记者:现在的基辅似乎一片橙色,亚努科维奇一方是否对此采取行动?据你了解,亚努科维奇阵营是否真的存在选举舞弊问题?

  卢宇光:总体而言,亚努科维奇的威信还是很高的,政绩有目共睹。本来乌克兰东部有10多万人准备到基辅支援现任总理,但被亚努科维奇制止了。他认为这样做反而会让局势越闹越僵。12月1日,双方达成协议,可能在12月19日重新举行总统大选。但这样必须首先修改宪法。至于选举舞弊问题,倾向尤先科的基辅电视台公布的录像中显示,亚努科维奇一方有重复复印选票的嫌疑。但乌克兰的安全系统正在对此进行鉴定。(金姬)(来源:新民周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