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焦点评论 怎能用涨价来解决一切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09:54 千华网-鞍山日报

  水资源紧缺调高水价,电力供应紧张调高电价,道路堵塞调高过路停车费,除去诸如此类必须和将要涨价的领域之外,如今北京市又在酝酿包括提高故宫、八达岭和长城等六大名胜古迹在内的景点票价,尽管有关部门提出的涨价理由看起来很充分,比如增加票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名胜古迹等等,但在听证会内外仍然招来一片反对之声,不少人认为用涨价的办法来为北京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值之说是没有道理的,维护和修缮古迹应该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情。

  的确,政府收了纳税人的钱,那么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尽职尽责,而不是转嫁负担。即使在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商业社会,政府也不能够模糊自身的职责所在,更不能试图通过涨价来解决所有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一般老百姓对于涨价并不陌生。大家都明白市场上什么东西少而供不应求,价格就要上涨。在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一听说商品涨价就心慌,没事儿也要买点东西存在家里。现在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强了,不过也越来越明白一点,即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是两码事儿,在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活动中,政府不能够将什么问题都推向市场。

  如果说,今年以来的城市水电涨价是因为自然资源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这次名胜古迹也要跟着涨价就让人不能不产生异议了。据报道,北京管理部门提出六大公园门票涨价的主要动因是这些古迹的维修费用巨大,光靠国家拨款远远不够,这或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纳税人的广大消费者也有权要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难道不属于政府的职责范围,有什么理由将这份负担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而且,又有谁或者什么机制可以保证,涨价后的收入能够全部用于维修方面,而不被挪做其他用途?

  我们以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应该是政府与市场“分家”,即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可照现在的不少事情看来,一些政府部门似乎特别热衷用所谓的市场手段比如涨价来简单化解社会或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比如,前段时间北京城市道路严重拥堵,就有一些机构提出通过提高车辆过路或停车费来减少交通流量,以达到缓解堵车目的,现在又说要用增加公园票价来抑制过高的客流量。也许提高收费或门票价格以后,车流和人流是会有效减少,然而相关的经济活动也很可能受到影响,北京的旅游收入要因此而下降,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对此不知道有关部门仔细考虑过没有?

  政府部门尊重经济规律是好事,但价格手段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以及用的合适不合适。特别是现阶段还有不少公共服务资源掌握和垄断在政府各部门手里,如果遇到问题不首先去想如何改善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只想用涨价来调节,那如何能体现执政能力的提高呢?(经济参考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