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11:02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他在光环之下探索不止的精神让世界感动。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帮马来西亚种粮。 获得世界粮食奖。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他让世界感动(组图)
载誉归来。 我们崇拜您。

  开篇语本报继2003年与央视合作进行“感动中国”报道后,于今年再次被指定为湖南唯一协作媒体。经央视“感动中国”报道组初步筛选,确定全国20人初步入围,其中湖南入围人物为:袁隆平、左家铮。此外,将从本报今年以来的报道中,选出8至10位令人感动的人物进行总结性报道,以便读者通过手机短信、湖南在线网站电子评选等方式评选出“2004感动湖南人物”。同时,为配合央视“2003感动中国人物回访”系列报道,本报拟刊登对衡阳消防官兵的回访报道。特推出系列专版,敬请读者垂注。

  日前,央视新闻节目公布了《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的20位候选人名单。在这20人中,有一位老者,虽不是湖南人,却把根扎在湖南。他的科研成果让世界震惊,他在光环之下探索不止的精神让世界感动,他就是被国际同行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被国人称为“当代神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2004年,超级杂交稻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久负盛名的袁隆平又一次引起了世界的热切关注,他先后被授予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尔夫奖、泰国金镰刀奖等至高荣誉。

  用科技击败饥饿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连续3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面对饥荒,袁隆平想,尽快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是农业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开始了农作物育种科研实践。

  1960年,袁隆平在选种时发现了一株特别优良的水稻,但经过一年的培育,它的后代出现了分离现象,没有一株性能超过它的前代。失望之余,袁隆平突生灵感:根据遗传学常识,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那么,可以断定那株优良水稻是天然杂交水稻的杂种第一代。这一发现,动摇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个当时在育种界流行的观点。袁隆平坚定了研究杂交水稻之路。

  提出“三系法”方案

  其实,早在1926年美国就有人发现了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日本、菲律宾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没有取得突破。国际上曾有著名专家断言:杂交水稻育种,此路不通。

  但是,在杂交玉米、高粱已经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启示下,袁隆平大胆设计了三系法培育人工杂交水稻方案。1964年,袁隆平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水稻。但直到1970年,他带领助手经过6年2190个日日夜夜,先后用了1000余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还是没有培育出完全合格的不育系来。研究陷入了困境。

  袁隆平没有低头。1970年,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岛上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水稻———“野败”。1973年,袁隆平选配出了优势很强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这是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实践中立刻显示了它的增产效应,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1975年,全国多点示范杂交水稻373公顷,1976年扩大到13.87万公顷,全国范围内开始大面积种植。袁隆平由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殊荣。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袁隆平意识到杂交稻还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他提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以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以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的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进一步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后来,这一构想不仅是杂交水稻研究的指导思想,而且对其他农作物的育种研究也产生了借鉴和推动作用。

  1987年,“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被正式列入国家“863”项目,袁隆平担任了这一项目的责任专家。不少人劝他:“你年近花甲,功成名就,还去冒什么风险?”但袁隆平坚信: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为后来人铺路搭桥。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本获得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1998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51.3万公顷。

  “在谷穗下乘凉”

  袁隆平曾经做过一个美梦:仲夏的傍晚,田里的稻子长得比高粱还高,谷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们坐在谷穗下乘凉……

  袁隆平投入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中。超级稻就是超高产优质水稻,袁隆平提出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稻的增产基因,实现超级配套。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超高产育种成为国内外水稻科学家抢占的制高点,国际水稻研究所、日本、我国都相继提出了“超高产育种计划”。目前,我国在超级稻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9月,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

  袁隆平预计,我国第二期超级杂交水稻可在2006年大面积推广,亩产可达650公斤,按照年种植1亿亩、每亩增产150公斤计算,每年可增产150亿公斤粮食,能多养活3000多万人。

  杂交稻走向世界

  袁隆平曾表示,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袁隆平十分重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推广、信息交流等丰富了我国杂交水稻的育种资源库,推动杂交水稻的研究不断上升到新的台阶。

  1980年,杂交水稻以我国第一农业技术转让美国,在连续3年的试种中,我国杂交水稻增产极为显著,其中最好的比美国的良种田增产79%,这引起了美国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杂交水稻还因此传到墨西哥、巴西、意大利、尼日利亚、埃及和亚洲一些国家,杂交水稻走向了世界。随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并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每年,袁隆平都要出国指导,奔走于世界各地传授技术,美国、日本、菲律宾、印度、越南、缅甸等国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和汗水。袁隆平自豪地算了一笔账,目前全世界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播种面积约为1.5亿公顷,如果到2020年后每年有2/3的播种面积种植超级杂交稻,每公顷增产粮食2吨,那么每年增产的粮食达2亿吨,而增产的这些粮食可养活8亿人口,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啊。本报记者徐焰实习生杨晓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新闻链接

  袁隆平曾获得的国内外殊荣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 授奖部门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国家科委

  1981年 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国家科委

  1985年 创造与发明金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987年 科学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8年 农学与营养奖 英国Rank基金会

  1991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委

  1993年 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 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1994年 何梁何利基金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1995年 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 授奖部门

  1996年 日经亚洲奖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7年 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 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

  1998年 越光国际水稻奖 日本越光国际水稻事务局

  2001年 拉蒙·麦格赛赛奖 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2002年 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越南政府

  2004年 世界粮食奖 世界粮食基金会

  2004年 以色列沃尔夫奖 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2004年 泰国金镰刀奖 泰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