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撤离与抵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11:06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张大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坛,已经成为了私人化甚至躯体化写作的张扬空间,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关注超越了对人和人性的分析和描述,对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作家们津津有味地优游在了感官的世界里。徐兆寿的《非常情爱》的出现,应该是对当下文学创作这一向度上的重要贡献。教师的身份、大学的环境,使作者一直关注着青年学子的困惑和成长,从《非常日记》对压抑青春的书写、《生于1980》对情感纠缠的叙述,到《非常情爱》对人生问题的追寻和心灵的拯救,所有的创作都沿着人物的心理轨迹走向深入,都是面向心灵的创作。《非常情爱》更是在叩问人生的主题之下,以类似于成长小说的结构模式,使主人公历经诸种磨难终于抵达生命的本真。

  在人类的心灵神庙里,知识、学问、爱情、艺术、宗教一直都被神圣地供奉着,它们所散发出的圣洁光辉吸引着人们对它们的不懈追寻,文学也从来没有放弃对知识、爱情的渴望,对宗教的虔敬。然而在《非常情爱》中,主人公张维曾经苦苦追寻着知识和爱情,但又清醒地从中撤离,返归了生命的本真状态。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不朽的杰作《浮士德》的精神承传,或者说,《非常情爱》运行着《浮士德》的隐形结构:张维如同浮士德一样探索世界和人生的奥秘,体验种种又一一否定:知识、学问、爱情、艺术、宗教等等,最后,浮士德在对自然的改造中获得了真理,而张维也在顺应自然的和谐中抵达了生命的澄明和本真。

  张维一直叩问人有灵魂吗?思考着一个个重大的命题,和教授们争论,并以犀利的言词将教授们一个个问倒。他不止一次地书写张维的忧愁、他的孤独和郁闷。忧郁和孤独构成了张维内心最主要的心灵表征。他的退学、自杀,实质上正是这种忧郁和孤独的极端表现,在他的两封退学书里,已经将这种孤独和忧郁导致的绝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只有到了他感觉到与苍穹息息相通、互为一体时,才真正意识到生命被一些荒谬的言论禁锢得太久了,也否定了自己过去的激情和对功名的追求,真正意识到人的有限的知与那无限的无知相比,太过于渺小。在这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张维终于成了凡人,也成了真正的英雄。一个思想家的形象最终在伟大的自然间浮现出来。这正是小说的追求。小说分明是在塑造一个当代思想者的形象,一再地诉说关于生命和世界的本质问题。

  另外,《非常情爱》无论是在文本的内容思想还是艺术表达上,也显示出了从西方、现代性的撤离,向传统、向东方的抵达。在张维的心路历程中,西方哲学、艺术、宗教等等,一一被他扬弃了,他最后完全是东方式的顿悟,东方式的天人合一。走上了中国传统文人回归心灵的道路,以平和、宁静、宽容的心境归隐山水。艺术上也是如此,前面还有那么点先锋式的叙述方式(“许多年后”),后面越来越倾向于传统的白描,传统的平实。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