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保太监"是蔑称? 明史专家披露郑和辛酸隐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14:22 新华网

  中国历史上大凡有所作为,青史留名之人大多遭受过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磨难,郑和也是如此。最近,正在从事《明史·郑和传》校注工作的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教授潘群先生发掘出了许多有关郑和身世的史料。记者这才知道,相比起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郑和的私人经历可谓坎坷多了。他不但做过奴隶,而且还曾受到皇帝的严厉警告,甚至一度连手下人的粮饷也不能得到保证。

  王侯子弟沦为被阉奴隶

  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都被尊称为“三保太监”。通常认为“三保”是郑和的小名,或者是等同于佛教中尊敬之语“三宝”。但是潘老在考察史料后却发现,“三保”其实是当时统治者对被俘虏后做奴隶的通称。在《元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元朝称外族俘虏皆为“三保奴”,而郑和确实在明初被俘虏过。

  原来,郑和是回族人,原名马和,生于云南。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祖父及父辈均为元朝重臣,封滇阳侯。元朝末年统治云南的梁王是蒙古贵族把匝瓦密,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征讨云南,史称“太祖平滇”。正是在这场战争中,郑和父亲故世,12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并惨遭阉割。明初沿用元代旧称,称其为“三保奴”是十分合理的。而明人王登在《客越志》中称:“桃花渡为永乐中太监三保奴出西洋处。”也是一个旁证。

  当时郑和还只是一个孩子,到底是什么罪行让明军对一个小孩施以酷刑呢?潘老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其父的牵连。永乐三年5月,郑和下西洋前夕回乡扫墓,明政府派礼部尚书李至刚亲自为其父撰文,并刻在一块碑上。按常理,国家为私人立传乃是最高荣誉,必大书其名于碑上,以示光鲜。但是在这块碑上却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郑和父亲的真名,而只以“马哈只”称之。“哈只”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对去麦加朝过圣的人的通称。

  潘老认为,郑和被俘时已经12岁,完全知道其父的名字,之所以立碑而隐去其名。这表明,其一为了安抚郑和完成下西洋的任务,明王朝对郑和及其家人在平滇战役中的罪名进行平反;其二,郑和父亲极可能是支持梁王的,并做过阻碍明军平定梁王的事情。由于涉及对朱元璋平滇之役的评价,因此将真名隐去。

  郑和失宠源于故宫火灾

  沦为奴隶的郑和被分配给燕王朱棣。他凭借着自己的过人才智和对朱棣的忠心很快得到重用。在朱棣从自己侄子手中取得王位的过程中,郑和更是立下汗马功劳。稳固政权后,明王朝日益强大,朱棣又将下西洋的重任交给郑和。郑和先后5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他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但是,伴君如伴虎,郑和人生的转折竟然源于一次和自己毫无关系的火灾。

  原来,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就想着将首都由南京迁往北京。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朱棣征调了二三十万人,仿照南京明故宫样式在北京修建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故宫主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完工,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也正是这一年,处在事业巅峰的郑和奉旨从南京开始了第六次下西洋的旅程。

  谁知朱棣住进故宫不久,刚刚建好的三大殿不慎失火被焚。朱棣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警告,到底为什么受到警告呢?朱棣思来想去,认为问题就在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上。潘老告诉记者,第六次下西洋实际是中途夭折的。解放后在太仓发现了明初官吏周闻的墓志铭,周闻曾5次参加下西洋的活动,在他的墓志铭中清晰记载第六次下西洋是“中道返回”的。这次返回后,明朝内部对下西洋的非议也越来越多,郑和的人生再次进入低谷。

  皇帝无端找茬斥郑和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暴亡,其子仁宗继位后立即下令停止下西洋的活动,郑和和下西洋的官军留守南京,此后他的主要工作是修理南京宫殿。可是当时仁宗皇帝竟然不发给郑和手下官军维持生计的月粮。当时留守南京的襄城伯李隆仗义上书请米。仁宗皇帝这才勉强同意,但却调拨了专给罪犯吃的罪人米充抵郑和官兵的口粮。

  郑和的失意不仅体现在这里。仁宗的儿子宣宗继位之初,郑和副手为辛勤修理明故宫的军民请赏,谁料宣宗竟然无故大发雷霆,他命令司礼监下文命令“郑和毋妄请赏赐”,甚至直接派人警告郑和“谨守礼法、毋窥伺朝廷,一切非理之事,不可妄有呈情”。

  “工程完工,为手下请赏,本是惯例。但是宣宗竟借此警告郑和。这足见郑和早已不复此前下西洋时的风光了。”潘老最后说。(来源:南京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