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重组应对巨亏危机 近期将重新成立新公司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09:24 新华网 |
中航油集团新闻发言人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披露近期将重新成立新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新闻发言人边晖今天向本报独家披露: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的重组正在全力推进,并已得到新加坡当地相关机构的理解和支持,有关重组方案及其细节尚在讨论之中。而此番不会给目前国内正常的油料供应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发生油料供应中断。 作为中国飞机燃油的海外惟一供应商,中航油上周被指卷入了一项损失可能高达5.5亿美元的石油期货交易。而中航油集团新闻发言人边晖在事发地新加坡通过越洋电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最新独家采访。 边晖强调说,中航油出问题属于商业领域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市场运作来加以解决。而为应对危机,中航油集团近期将重新成立一家新公司来经营中国航空油料市场,并挂在中航油的名下。 上周,由海外媒体最先披露的中航油巨亏事件,已经引起了国内广泛关注。 有资料显示,此番中航油石油期货交易出现巨额亏损,正值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10月25日飙升至每桶55.67美元的纪录高点。而母公司中航集团曾向中航油提供1亿美元贷款,但最终亦未能帮助中航油免予被交易 所强制平仓。从10月26日至11月29日,中航油已经平仓的石油期货合约累计亏损约3.9亿美元,而将要平仓的剩余石油期货合约亏损约1.6亿美元。 据悉,由于衍生商品交易对方坚持中航油履行交易合同,中航油认为本公司的资金流将难以应付债务需求,也无法继续日常业务的正常运作,而在此前导致中航油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保护,并申请召开债权人大会,以重组债务。目前,中航油已被禁止在普氏(Plattss)定价系统交易燃油。 目前,日本三井是中航油最大的债权人。据悉,在事发后,催款信向雪片似地飞向中航油,数额累计达2.447亿美元。这其中:三井1.43亿美元;富通3310万美元;高盛集团J.Aron1590万美元;Ba rc lay sC ap ita l2640万美元;三井住友1130万美元;澳洲M ac-q uar-ie260万美元;英国标准银行1440万美元。 对此番中航油“走麦城”,业内专家有自己的看法:尽管在公告中没有透露中航油所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种类、交易对象和交易执行场所,但如此巨大的交易亏损额不大可能发生在新加坡交易市场。因为其属于纸货市场(远期现货市场),参与者多为现货商与投资银行,进入市场的资金和信用门槛很高,基本上没什么投机性。 有消息说,中航油此番有可能是以其他名义在英国或美国期货市场操作时而导致出现的亏损。而出现巨额亏损,更有可能是落入了国外投机商设下的“陷阱”。据媒体披露,前段时间石油市场的暴涨,早就有人怀疑是针对中国机构的,但没有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机构的具体损失,中航油的亏损可以说掀开了一个盖子。 有业内专家称,包括期货投资在内的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而在国企问责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如果难以区分企业行为究竟是保值还是投机,又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最好还是禁止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在中航油东窗事发后,国内三大油企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则对公开表示,没有从事期油的投机性买卖。 而记者注意到,上月的11日,也正是在中航油“炒油”已出现大面积亏损时,中航油集团旗下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组建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框架协议,其股本比例分别为51%、29%和20%。 中航油巨亏,正在证实国际投资者对海外上市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疑虑。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都无一例外地在招股说明书中向投资者说明一个风险因素:控股的国有母公司有可能采取“与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的行为”。这一点终于不幸在中航油得到了佐证。据海外媒体披露,目前新加坡当地已把中航油集团出售股份一事说成是“内幕交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据悉,已被免职的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在事发后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提交的一份证词中揭示,中航油进行有关衍生工具投机交易始于一年前。而交易的第一季度损失额只有580万美元,但仍作出了油价下跌的预测,导致现在的不堪后果。 据悉,鉴于中航油可能的5.5亿衍生工具交易损失,目前新加坡警方已开始着手调查其内幕交易,并要求陈久霖尽快回到新加坡当地接受质询。而此前新加坡交易所已下令,让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驻进中航油展开调查。 在中航油集团说服下,返回北京的陈久霖表示将在本周回到新加坡。但据中航油集团新闻发言人边晖向记者最新透露,截止到今天陈久霖仍未返新。(记者 周勇刚)(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