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爹妈QQ扮网友方知儿心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10:17 广州日报大洋网

  如今的网络世界无奇不有,记者日前又了解到了一件看似稀奇但实际很普遍的事情。家住海珠区的程女士为了了解自己15岁儿子的真实想法,便冒充“网友”与儿子聊天,从中竟然了解到很多儿子平日里不肯跟她说的秘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父母们的这种做法现在还真不少见。教育专家认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偶尔为之的这种做法未尝不可,但应该多从正面和子女沟通,这样可以少走家庭教育的弯路。

  本专题策划 关雅文 撰文 杨欣、周菁

  偶然成功

  妈妈扮网友得知儿子心事

  “没想到我冒充网友跟儿子仅仅是聊了几次,知道的东西比我当妈了解到的要多几倍!”程女士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诉说道。程女士说,她的儿子在湖南上中学,平时只有寒暑假能见面。为了方便联系,夫妇俩特意注册了一个QQ号和儿子聊天,但是每次聊天的时候,儿子总是用“是”、“还好”之类比较简单而敷衍的语言来跟他们沟通。别说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连儿子的基本情况都很难从他的口中了解到。

  朋友得知程女士的苦衷之后,便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就是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注册,与儿子聊天。没想到这一招却让程女士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程女士夫妇俩化名为“机器人”之后,很快就成了儿子的“网友”。儿子对一星期一次的周末上网机会非常重视,聊天的内容也海阔天空,从日常生活到学习情况,还有平日的娱乐活动也“一吐为快”!程女士告诉记者,几乎是同样的问题,用“母亲”的身份就只能以失望收场。

  程女士坦陈道,她每次聊天其实也很担心让儿子识破。她说,有一次儿子突然跟“机器人”谈起了网络游戏的事情,结果夫妇俩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对上话,最后只好草草收场。“但是这种方式让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儿子的内心和生活”,程女士坚持还会用这种方式和儿子交流。

  经验流传

  爹妈劲赞网聊教子效果好

  令记者感到吃惊的是,冒充网友与子女聊天的父母竟然还不在少数。某中学一位姓梁的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父母跟子女聊天“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比比皆是,他身边就有两个家长在用这种方式。他们经常对梁先生介绍经验说,子女的情况由此了如指掌,而且子女还会偶尔听取“网友”的意见。于是梁先生现在每周也会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在办公室上网,尽管办公室与家咫尺之隔,梁先生却和他的儿子用电脑来对话。

  《少男少女》杂志社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说到,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家里和父母没有话说,但是对杂志报刊的主编、网友、节目主持人等“看不见的朋友”却是无话不说。很多中学生愿意把心里话写到他们编辑部,内容不乏跟父母之间的矛盾、学习的苦闷之类。这位人士说,“一定程度上我们比当父母的还了解他们的子女。”

  七嘴八舌

  每天抽10分钟来个网友式对话吧

  孩子:能理解父母无奈之举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都表示听说过类似事情,甚至身边就有这样的家长。但孩子们的想法也并非千篇一律地表示反感。大部分的孩子认为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一旦知道对方是父母,他们均感到“无所谓”。

  广州四中的一名高三的女生就对记者说,“一旦我知道他们冒充网友,我也不会生气。”广东商学院大一学生曹之阳告诉记者,他高中时就听说过类似事情,当时他班上的同学都觉得那个同学很可怜,居然连QQ号都让父母知道。当父母的应该好好和子女沟通,不应该采取这种不坦诚的方式。一位初中生告诉记者,父母子女沟通上的问题其实双方都有责任,如果自己的父母采取这种方式,做子女的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父母也应尽量把问题摆出来,开诚布公地和子女倾谈。有学生反映,一旦“真相大白”,“我肯定不会捅破这层纸,但不会再用这个QQ号码。”

  老师:担心穿帮后效果更差

  对为人父母的一片“苦心”,学校的老师表示充分理解,但是大多并不赞同这种沟通的方法。省实验中学一位有多年学生思想工作经验的杨校长对家长的做法就表示担心,“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方法是否可行还值得斟酌。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逆反心理很强,一旦让子女发现父母冒充网友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是一些隐私,会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对父母的不信任感也许会加深,这样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广州市四中的班主任伍老师也说道:“家长和孩子应该有正常的沟通渠道,这种方法会让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拉得更远,因为家长的角色也改变了。”

  专家:“网友”优势就在平等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心理学博士聂衍刚认为,父母们偶尔尝试一下网络沟通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太刻意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子女,就未免有些劳心劳力。与其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子女,还不如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来和子女进行一个“网友式”的对话。

  之所以孩子们会信任“冒名顶替”的“网友”,就是因为网络有两大吸引之处:“匿名”和“平等”。父母应该明白的是,这两种优势在平时的沟通中同样可赋予子女。

  聂博士同时还提到,网络虽然可以让子女无话不说,但是家长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儿女的所有想法甚至隐私,应当给予子女充分的信任和发展空间。冒充网友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以达到效果,但是一旦真想大白,按照现在年轻人的心态,会有很大的受骗感和挫败感,甚至被看成是卑鄙的做法。

  律师:父母没有侵犯隐私权

  广东省宏安信律师事务所主任童建华主任认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此举并没有被禁止。即使子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的一些隐私,但也是主动说出来的,与法律上的侵犯隐私权是两回事。他提到,作为子女的监护人,父母有权利知道子女的心理状况,并且帮助和引导子女。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可能会有损子女的自尊。(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