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析中日关系:日本应以健康心态看待中国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14:56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8日电2004年11月22日,赴智利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袖非正式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圣地亚哥会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1月3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借参加“10+3”会议机会在老挝万象同小泉首相会谈。 第264期《学习时报》载文指出,在不足10天内,中日两国领导人先后两次举行会晤,讨论双边存在的问题,足见两国关系麻烦的严重性和两国领导人对改善关系的重视。 文章称,近年来中日关系跌至低谷,两国友好关系受到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以来前所未有的伤害。究其原因,我们看到有多个怪圈相互缠绕,形成恶性循环。 中日两国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促成了这些相互影响的怪圈形成?诚然,正如人们所说,是因为日本方面对侵华历史缺乏反省,高层官员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批准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再武装问题、天然气管道问题等等,或许还有日本方面所称的东海划界问题、中国海洋调查船、潜艇问题等等。但是,坦率地说,所有这些问题只是一种现象,是结果,至多只是表面层面上的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由于近年来中国的迅速发展正引起两国关系发生历史性的结构变化,日本人对此不适应,不甘心,在内心深入产生某种恐惧。 在近代历史开始前的2000余年中,在亚洲,中国以其广袤的国土,发达的经济,强大的文化感召力成为东亚华夷朝贡国家体系的宗主国,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不断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在这种交往中学习和吸收中国先进文化、文物制度和生产技艺,从而使自己的国家获得长足的发展。当时谁也没有感到受到“中国威胁”。 近代历史开始以后,在东西两大国际体系撞击中中国败北,继而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而日本在这历史大变局关键时刻毅然维新变法“脱亚入欧”,转身加入西方掠夺者的行列,成为戕害中国最甚的国家。 近150年的历史,使日本人产生了“亚洲之王”的舒适感和自负心。但是,到了19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陷入长期停滞,而中国经改革开始发力,经济高速发展,中日之间经济实力差距开始缩小。进入新世纪,中国开始向世界经济大国接近,2003年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进口国,2004年其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从而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仅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以致于今年七国集团主动邀请中国参加其财长会议。 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某些日本人开始失去自信。内心深处产生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必然有外在的宣泄。于是,我们看到,在日本政界右翼得势,政治右倾日趋明显;在日本学界怪论迭出,“唱衰”中国甚嚣尘上。 文章称,其实,对中国的发展日本人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恐惧。中国人早就主张和平与发展。中国无论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在强大以后,都不会从日本那里去夺取什么,也不会对日本过去对中国的侵略进行报复。中国同日本的确存在发展竞争,但这种竞争绝不是有零和性质,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双赢。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有利于日本发展。日本近年来经济走出低谷,在相当程度上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世界有利,对日本有利。相反,一个贫穷和落后的中国,才是值得世界担心的。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日本人应怀有健康的心态。(张琏瑰) |